书号:67914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三十一章
A- A+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统一后的大秦帝国。】

    【让我们来看看,在完成了统一这个千古难得一见的伟业之后,秦朝的君臣又需要忙些什么吧!】

    被点拨过的姜茵认为自己已经明白了,她这一次是真的开始做到了闲言少叙的原则,直接进入了正题。

    【首先,大家面临的自然是统一之后,秦王嬴政这个统治者的政治身份转变。】

    【此时,秦国从原先的一方诸侯国变成了一个崭新的王朝。】

    【那么,也从一方诸侯变成了一个大一统王朝统治者的嬴政,从此要如何称呼呢?】

    既然姜茵已经决定摒弃闲聊,果断开始为大家呈上今天的正餐了。

    皇帝们也就暂时收起了自己心里原先的小九九们,开始准备认真听一听,看看后世是如何评断秦朝的制度的。

    尤其是汉高祖。

    他认为自己和始皇帝一样需要天幕的及时解惑。

    汉高祖刘邦已经不去想着能在姜茵嘴里砸实始皇帝的暴君身份了,但是因为姜茵并没有因为始皇帝的原因就一味朝着秦朝歪屁股。

    所以,他觉得,还是很可以听听的。

    毕竟……

    他和始皇帝是一样的……

    他们某种程度上在面临一样的问题。

    【作为一个封建王朝至高无上的政治标志,属于嬴政的这个称号既要有详实恰当的历史出处。】

    【这个出处也要体现出至高无上的特点才行。】

    姜茵一脸认真的说了下去。

    【最终,认为自己的统一大业称得上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嬴政,决定采用三皇的皇,五帝的帝,合成了“皇帝”这个称号。】

    【这个从此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里,代表了无上权威的至高称号就这样诞生了。】

    【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个皇帝,嬴政也完成了他从秦王到始皇帝的身份转变。】

    始皇帝抬手阻止了台下众位臣子想在此处参拜他的动作。

    众臣面面相觑的坐了回去。

    始皇帝嬴政的心神,已经要迫不及待的飞到姜茵之后讲的内容上去。

    他暂时顾不上听臣下的歌功颂德。

    今天……

    大家还是省省这个劲儿吧!

    【可是,秦国打下了所有的土地,秦王变成了皇帝,就能实质意义上完成统一了吗?】

    姜茵话音一转。

    【战争的胜利,土地的整合,这只是统一的第一步。】

    【如何真真正正的完成王朝的统一,始皇帝和他的智囊团们,可是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途要走。】

    姜茵的语气有点惋惜。

    【历史上的大秦,有点没来得及。】

    这下,秦朝众臣是真的不敢,也不想再做什么多余的动作了。

    他们的心下各有思量。

    【在秦朝原先的六国旧地,因为长年互相征战的思想隔阂是无法快速的消融的。】

    【这一点,也成了后来秦朝在始皇帝的威严随着他的逝去一散,上位的秦二世也没办法撑起来的时候,就迅速土崩瓦解的原因之一。】

    始皇帝眉头紧皱。

    【这份血仇,注定要靠几代人的时光来弥合了。】

    【那么始皇帝这一代人能做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始皇帝自己的答案吧。】

    【历史上的始皇帝选择从几个方面入手,来确保秦朝制度的统一。】

    【我们后世人耳熟能详的几个政策要来了。】

    姜茵一笑。

    秦朝众臣看着天幕,思量着他们在天幕出现前就在逐步推进的几个工作,回忆着这两天看的资料们,准备听听看姜茵能带来什么新角度吗?

    【刚刚从诸侯林立的战国合成一块的秦朝,可有太多需要统一的地方了!】

    【货币、度量衡、文字甚至是道路的规格都要抛掉原先六国纷乱的标准。】

    【要重新制定一套属于大秦的标准。】

    【自然,除了这些,最核心的统治制度架构更是必不可少。】

    姜茵加重语气给大家画了个重点。

    【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一起构建起了一套充满大秦特色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制度体系。】

    郡县制……

    到底如何呢?

    秦朝众臣们抬头看着天幕。

    被始皇帝刻意“忘”在牢里的李斯更是竖着耳朵在听。

    【关于秦朝郡县的具体数量,我现在能看到的……】

    【经过了历朝历代的学者考证,再加上近几年我们出土的秦简,研究认为当时秦朝政区的动态变化为:公元前221年设四十二郡,同年又重新划分成三十六郡,等到公元前214年又调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