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沉默是今天的孔夫子。
【诶呀,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上大学之前看课本上的画像还真以为孔子长那个样子呢,可能是儒家学子们为了突出孔夫子的博学多才、才高德广?】
【额……总之儒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呈现的样子一定是让孔子感到陌生就对了。】
此言一出,较后时代的位面中儒生们统统破防,明清时期尤甚,一时也顾不上对天幕的畏惧了,“滑天下之大稽!一小小女子怎敢对孔夫子评头论足!”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她要真是后世人的话,还能有我们了解孔夫子?”
……
【与儒家不同,我们印象中的道家和政治的链接好像不是很紧密,更多的是在哲学和宗教方面深耕。】
【比起道家,道教的名头传的更远些。】
道教?
真成了教派?
【道家的源头就比较深远啦!目前可以一直追溯到夏商时期。】
【但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道家主张被运用到政治上,还是在汉代。】
【汉初,因为秦末乱世的一场场战争,中原百姓苦不堪言,刚刚建立的汉朝,还不是我们印象里那个威势赫赫的大汉。】
威势赫赫的大汉?
汉高祖刘邦眼前一亮!
【为了休养生息,汉朝统治者采用了道家思想作为执政方针,与民休息。我们熟悉的文景之治,就是皇帝们使用道家思想达成的政治成果。】
始皇帝听到这里,思索起来……
【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个人。】
?
正在儿子堆里找“文景之治”主人公的刘邦敏锐的抬起头。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或许一直困扰他的问题,即将迎来答案……
【吕雉。】
!
瞬间聚集了身侧皇帝和台下众臣目光的大汉皇后吕雉,暂时并不想顾及他们的想法,只是死死盯着天幕,她能听到自己的心脏正在胸腔里砰砰跳动。
她有预感……
【在汉高祖刘邦薨逝之后,是吕雉一手撑起了大汉的天下,没有让这个新建立起的朝代就像……咳!大家都懂的。】
说道此处,姜茵露出一个和大家心照不宣的笑容。
后边的朝代们也心照不宣的笑笑。
嘿嘿。
大秦:?
始皇帝总觉得这句话里藏着对大秦十分重要的玄机……
只是,显然,主播只是和大家说笑一句,并不想接着说这个话题。
【就主播自己的经历来说吧。】
【最开始只是知道文景两朝帝王休养生息,为汉武帝时期出击匈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知道高祖刘邦走后,太后吕雉临朝称制,成为汉王朝的实质掌权者。】
【可是,主流舆论市场里风声最大的还是她和戚夫人汉惠帝争权夺利的故事。】
【对她“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的执政成果却很少人说。】
【至少,比起戚夫人的惨烈下场来说,吕后为文景之治打下的良好政治基础,风声可小多了。】
姜茵的话里掩藏不住嘲讽的意味。
但是吕雉已经放松下来了,她大方的回头迎上刘邦的目光。
高祖定定的和她对视了几秒。
夫妻两互换了一个礼貌的笑容,移开了自己的目光。
后宫里的戚夫人却坐不住了。
【只不过,因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被采纳,并被后世统治者沿用,道家从此成为了非主流思想,宋朝程朱理学兴起后,独立的道家思想基本不复存在。①】
秦末乱世,始皇帝在心中默算,也不知秦朝国祚多少年,不说千千万万代,根据后世人称朕统一六国是伟业,那怎么都要比周的时间要长,可是,法家却没留下什么过多的痕迹。
根据这后世人盘点的思想,难道扶苏上位后果然废法用儒了吗?
不,不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那什么汉武帝,那就是儒法并行?这也说不通……
秦朝君臣此时都沉默着,明明还没开始讲秦朝,他们心中却已经开始沉甸甸的。
这些思想演变的过程中怎么没有什么秦朝的影子?难道?
不,不会!
天幕说了,秦一统六国可是伟业!
而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听到自己的名字则是狂喜,此时的他正在完善自己的新儒学,就听到天幕说陛下会采纳,而且听这后世的小姑娘说来,这一次应该就是儒学统治思想的开端,自己凭借这一份功绩就可留名青史了!
此时的刘彻并不知道汉武帝就是自己,他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