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Rita给温舒白发来一个文档来,这是上一个离职的助理留下来的文档。
Rita叮嘱她,可以将最近新的约稿和完稿时间填充好。
下面有一长溜的稿件只有约稿时间,后面都用红字标注着“未交稿”。
不过最近除了催稿的,几乎没有新的约稿函。
这些天上班她都带着笔记本,原本是为了将自己之前手写下来的内容输入成电子版,这下Rita将前面整理好的文档完善之后又发给了她,她只需要接着填写就行。
文档格式统一,整理得也非常规整。
从第一位开始就建立了一个文档,里面整理了各种各样的约稿函,后面特地标注好了是否完成。
每一行最前列都标注好了约稿时间,而最尾部会标注好是否已经交稿。
年代久远,可以看得出来越往前,顾书迟交稿得越积极,同样约的稿子也没那么复杂,看着是他年纪比较小的时候接下的稿子,有的是插画,有的是普通的肖像,像是他的一副成长册。
很快,她也翻到了《少女与猫》的交稿时间。
这一栏同其他的不大相同。
其余的不管是约稿还是交稿,稿件都有标明精确的时间,唯独《少女与猫》只有交稿的时间,没有约稿的时间。
看到这里,她有些奇怪,这个空不像是因为疏忽而漏填,毕竟前后上下都写得明白又详尽。
于是她给Rita发去消息询问这个空白。
片刻,Rita回复了消息:“这里其实我也不太清楚,这前面这一块是最初我整理的,那会儿还没有招助理来,我当时也只是突然听他说他是自己联系的出版社,具体时间你可以联系出版社再问问。”
“之前也有人问过,我也是这么说的,不过看他们都没人填,我估计出版社那边应该也是不太清楚。但这个时间不清楚也无所谓,都过去好多年了。”
确实过去好多年了,但这还是激起了温舒白的好奇心。
看完稿时间刚好在她高二那一年。
她翻出之前联系过她的出版社的对接人的电话,拨通了过去。
对方几乎是秒接,随即,是一声激动的问句:“温小姐?顾先生那边有回复了吗?”
温舒白尬在原地嗯嗯呃呃半天,其实这通电话根本跟二册无关。
“不是的,我是想问一下,之前是你们出版社主动和顾书迟约的稿件吗?因为我这边在整理之前的约稿时间,看到这一栏是空白的。”
对方沉默了片刻,只传来细碎的敲打键盘和鼠标摁键的声音,随后,才终于有了回复:“温小姐,是这样的啊,我刚刚帮您查了一下,因为《少女与猫》的初版时间也是几年前了,那个时候的对接人不是我,我这边电脑上显示的合同只有签约出版的合同,并没有编辑同顾先生约稿的记录。”
温舒白将圆珠笔抵在下巴,开始琢磨起他的话来:“所以意思是,稿子是他自己拿来投稿的?”
话音刚落,连温舒白自己都觉得不大科学。
顾书迟这样名气的人怎么会还需要自己亲自去出版社投稿呢,在她看来,顾书迟应该是被追着求稿才对。
“这样,温小姐,我替您问问我其他同事吧,之后给您回复您看可以吗?因为我这边暂时也不是特别清楚。”
“好的好的,没关系。”
“那——温小姐,就是关于我们之前说的二册的事,有没有点消息呀?顾先生那边态度如何呢?”
温舒白举着电话,瞄了一眼空空的二层楼,自己都觉得有些难以启齿。
她刚开口又打算像上次那样口出豪言,忽然想起来唐清清的事,还有顾书迟说的那些话,索性还是将话咽了下去。
哪怕她自己也是粉丝,哪怕她觉得自己比任何人都更希望这本漫画出二册。
“这个我会和顾老师商量的,他目前说是还在考虑,因为最近排期确实有些满。”
“这样啊......”
对方语气有刹那的失望。
“没事没事,温小姐,那后续如果有消息还麻烦您联系我。”
挂断电话后,温舒白长长舒了一口气,此刻却越发想要探索出那个答案来。如果不是约的稿子,如果是他自己突发奇想画出来的稿子——
她越想越觉得她和顾书迟之间或许真的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因为早在几年前,她就曾想过,是不是这本书的作者也曾和她有过相似的经历。
只是没想到是顾书迟。
她趴在桌子上,忽然开始好奇,顾书迟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画出来的那些漫画呢。
-
临近四点,对接人发来一条消息。
是一则简短的聊天记录,说是联系了几年前同顾书迟和Rita谈合约的编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