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堂哥,她来京城上大学,就是她堂哥和她一起的。
她堂哥比他大三岁,也是从他们小镇一路考到了京城的一所211。小时候顾岚和堂哥在同一所小学上课,那会儿顾妈妈忙着打牌,就会拜托她堂哥接顾岚一起上下。顾岚记着,小时候,堂哥骑着自行车载着她,顾岚胯坐在后座上,两手捏着堂哥的衣角,两条小腿晃晃悠悠的,一路哼着歌。她小时候喜欢看《还珠格格》,喜欢小燕子,喜欢五阿哥,她觉得她的堂哥长得特别像苏有朋,因此更加迷恋她堂哥。
她堂哥考去了京城,有时候还经常去她学校带她吃饭,给她买好吃的。后来堂哥毕业了,没有留在京城,选择了回老家。堂哥的爸妈不想儿子待在外地,他们家做生意的,在当地做得风生水起,儿子不继承家业,也要在他们身边,京城太远了,离那么远他们不放心,大学本就是遂了他的愿,毕业了就得回来。
顾岚不知道堂哥有没有闹过,在她印象里,堂哥一直很沉默很稳重,从来没有大声和她说过话,红过脸。他是他们家族第一个考上大学的,还是京城的大学,堂哥是他们家族的骄傲,从小就是。顾妈妈也经常拿堂哥和顾岚做比较,说堂哥如何如何好,她有堂哥的一点点优秀就好了如何如何。顾岚也不恼,堂哥的优秀她是看在眼里的,她觉得她堂哥就是最厉害的,就是有才华的,只有留在大城市才能展现他的才华。但他毕业后,回了老家,进了小城市一个国企里。顾岚想不明白,她有时候想,堂哥到底有没有不甘心?他那么优秀却选择了回老家。而她,一个二本的学渣,却妄想在京城留下来?
顾岚听着,说:“哦。”
“你要能回来就回来,毕竟,你哥也挺疼你的。”顾妈妈继续说。
“好。”
顾妈妈在那边沉默,
顾岚想,估计是没有话了,就说:“没什么事,那我就挂了。”
顾妈妈一着急,赶紧说:“等等,岚岚。”
“嗯?”
“你哥在京城上大学,如今回了老家,准备结婚,咱们老家挺好的,你也多回来看看。你一个女生,一个人在京城,我和你爸也很担心你。如今你虽然找到工作了,但毕竟——也是一个没有编制的,说不定哪天就不要你了。女孩子,青春很短的,你要考虑回老家,我们就给你找找工作,你要不想回咱们镇上,和你哥一样,去省城,一家人在一起,好有个照应。”
顾妈妈一番推心置腹让顾岚一时间有点不知所措,她已经习惯了和家里人保持距离,习惯了什么事都自己消化不和家里人分享,她独立地给自己建造了一层一层外墙,在城墙里,她怡然自得。她的妈妈,那个在她高考前夕给了她一巴掌的女人,在电话里说,一家人要在一起。她觉得好笑也觉得可悲,在她的成长岁月里,这个女人,从没有问过她心里的想法,顾岚的精神世界没有过这个女人的参与,她自己一步步地,一块块地,构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顾岚不想回答,但也不想伤了她的心,淡淡地说了句:“我知道了,回头再说吧,我还在外面,先挂了。”
顾妈妈的电话里,只留下挂断的忙音。
顾妈妈在知道她女儿考上了京城的学校后,是很意外的,她没有想到从小看着很乖的女儿突然有天说要去京城。那天听到女儿没有和他们商量,自己填了志愿,也真的是气疯了,情急之下打了顾岚,当顾岚用手指着她,说让她以后不要再打自己之后,顾妈妈感觉到心脏一阵揪心的疼。
她后来给顾岚发了那条短信,也是想缓和缓和她们的关系,想着女儿应该也考不上,考不上就在本地,上个211,毕业了在本地找个男人结婚生子,一家人怎么还都是在一起的。她老公长期在外地,她的生活里就只有顾岚,顾岚一直没有让她操过心,但她漫长的生活实在不知道如何过,她那会儿没有工作,就只能靠打牌聊以慰藉。
顾妈妈一直以来的想法,是觉得只要照顾好顾岚的衣食起居就好了,读书有老师教,玩乐有同学陪,她还给她报了舞蹈班,那个年代的小镇上,只有家里有点闲钱的才会给孩子报舞蹈班,她自己舍不得买衣服买化妆品,都给顾岚报舞蹈班了,她觉得自己对孩子够好了。再说了,小孩子嘛,只管学习就行了,哪有那么多需要关注的,就这么想着想着,女儿在不经意间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说自己要去京城,她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顾妈妈是个传统的妈妈,在她的观念里,做女儿的就要听爸妈的话,不会有,也不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毕竟她从小也是这样过来的。
顾妈妈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她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会做饭了,学会做饭也是无奈的,毕竟不做饭就会饿着,顾岚姥姥和姥爷年轻的时候忙着挣钱,家里五口人长着嘴巴要吃饭,老两口没有什么本事,就这里找点小生意,那里做点小买卖。顾妈妈是大姐,从小看父母忙忙碌碌,也觉得自己应该体谅父母,放学回来,只要爸妈不在,就很熟练地揉面做饭给弟弟妹妹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