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跑到江上守候,终于见到了白居易,成为白居易诗中的琵琶女。
……这短短一段话好多槽,好想吐……
我们不说薛涛元稹是假的,详情可以点击下面的视频;我们也不说薛涛没有结婚记录,而琵琶女嫁给一个茶商;我们再不说薛涛自从幼年随父入蜀后就没出过四川,晚年隐居的是成都浣花溪而不是白居易所在的江西省九江市。
我们只说薛涛和白居易的交情吧。
白居易给薛涛写过《赠薛涛》,他们两个是笔友关系。薛涛真的要见白居易,不过是写一封信就能做到的事。
那她为什么还要跑到江上吹着冷风等着白居易?
因为江西九江天气热吗?】
自从天幕开始,就有一群人跑到白家试图结交白居易。
长安客商,回京官员……而真正与白居易走得近的仗着日常的水磨功夫,最多把天幕当成嘲笑白居易的素材,就等着见面时去调侃他。
奈何白居易家里只有小厮探头,言明白翰林不在家。
怎么办呢?人们兜兜转转,走过一条街,想到了白居易的挚友元稹。
更巧的是,白居易的家和元稹的家就隔了一条街,非常方便他们顺路去拜访一下。
不亏。
于是幸运的白居易现在才又感受到人们的热情——要知道,上次还是他陪元稹“受刑”。
外面有人敲门,元家的仆人要去开门,却被郑兰芝喊住。她把白居易和白行简藏到了屋里,才让人开门。
门一开,灰压压的人就要涌进来。郑兰芝对着人群捂住心口,作出病人被来客吓到的样子。元稹和韦丛赶紧乘机把来访的人赶走。
门一关,屋门一开。白行简拉出白居易,白居易谢过郑兰芝。
“您是怎么想到用孝道压他们的?”白居易问。
郑兰芝摆摆手:“我当过孝女、贤妇、良母。有一生好名声的人不会应变不了这些场面,你们要学的,还多着。”
她把韦丛拉过来,认真嘱咐。
“你就先多活几年,那些交给他们想。”
【白居易和琵琶女的风月谣言,其实用一句话就能结束——唐朝官员不兴开银趴。
《琵琶行》中的全部故事,都在白居易的送客宴会中进行。好事者把白居易的名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当h文看,却忽略了这句话发生在白居易和一众官员听琵琶女弹琵琶的时候,是白居易对美妙琵琶声的形容。
白居易不可能当众对有夫之妇琵琶女做什么。
某些人下次传谣前,不如先把自己脑袋里的黄色废料倒一倒吧!】
什么叫h文?皇帝御文吗?
……好像不像,倒像是什么不好的东西。
银趴又是什么东西?
不过“白居易不可能当众对有夫之妇琵琶女做什么”一句,大家倒是听明白了。一大群人立时对那些侮辱香山居士人格的人口诛笔伐,维护他们文坛的“广大教化主”。
永徽年间,长孙无忌正审阅他主编的《唐律疏议》,听到天幕神来一笔,皱眉道:
“监临主守之人,于所监守内奸良人,加凡奸一等……若奸无夫妇女,徒二年;奸有夫妇女,徒二年半。”
官员奸所管辖的百姓,加一等罪。奸无夫女子,徒刑二年,奸有夫女子,徒刑二年半。
这造谣的人必定没看过唐代律法,也未必通晓当代律法。唐朝地方官员不能与辖地内百姓通婚,这些官员私掠良家妇女的事对刑部和大理寺可是送上门的政绩。
没人想从官员变成囚徒。
【接下来我们要辟白居易晚年不敬老妻的谣。这个谣言应该是白居易晚年蓄伎的衍生。认为伎妾等同的人们觉得白居易纳了那么多妾,可不就是不敬老妻嘛!
白居易所谓后宫的事我们已经说过,那我们就借这个机会说说白居易对妻子的态度和他还有争议的婚姻吧!
白居易37岁娶妻杨虞卿从父妹杨氏,结婚不久,白居易就写了《赠内》,表示“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情谊不可谓不深厚。
他晚年写的另一首《赠内》,则写“莫对月明思往事,损君颜色减君年”,表现出夫妻关系仍然融洽,白居易晚年不敬老妻之事站不住脚。】
“杨虞卿从父妹……”不是湘灵。
清楚白居易少年时与邻女湘灵芳心暗许的白行简同情地看向兄长,也叹为何母亲一直不同意兄长娶湘灵。
选婚高门,真的那么重要吗?
“哈哈哈哈哈!”陈元华笑着。不同于平日里疯癫的笑,婆子和仆妇都能看出来,她开心得很!
“湘灵没嫁给乐天,太好了!她不会给我们家生孩子了!”
婆子疑惑,仆妇就上来和她咬耳朵:“夫人以前是把湘灵姑娘当女儿看的……可能不想让她当儿媳妇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