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66654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 36 章
A- A+
这里来上学。”黄支书敬了新雨一根烟说。

    新雨伸手接了过来,把烟放在桌子上,说:“黄支书记啊,现在的白石学校是新组建的学校,跟过去的白石小学没有丁点儿关系,是我们白石西村全资捐建的。现在乡里已经实行了合村办学,你们白石东村是划分到何庙小学的,你们东村、何庙村、梁店村三个村合一个学校,这你是知道的,怎么又打起我们白石学校的主意了呢?”

    黄支书媚着笑说:“这俺当然知道,不是因为你们这里教学条件好嘛,俺们村里的人都羡慕,都说白石学校和县实是全县城最好的学校,村民们都委托俺来和您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行个方便,来你们这里上。毕竟咱们祖上都是一个村嘛,都是白石村,哪还分什么东和西呢!俺还真希望和你们并在一起呢,俺这个支书不当都愿意!”

    这次新雨对黄支书倒没有什么反感,毕竟他是为了村民而来,为了教育而来,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黄支书,这个口子不能开啊!因为好多其他村,包括乡里的领导都打招呼想让孩子到白石学校来读书,我也很为难啊,毕竟我们现在只有一个班,就算再扩一个班,也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何况县实的老师也不可能全配到我们这儿来。”新雨为难地说。

    “那是,自从有了你们白石学校,但凡有点关系的连乡小和乡中都看不上,甚至城里都不去,就为了读你们这里的学校。但是,咱们两村离得这么近,渊源又这么深,你多少总得照顾一点嘛!”

    看着黄书记一脸的恳切和真诚,新雨有些感动了。是啊,他是农村出来的,他太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了,他不能让任何一个想努力读书的孩子就这么湮没了。只要他们想读书,他就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和上学条件。

    新雨思索了一会儿说:“这样吧,全接收是不可能的,你让家长们把孩子带到学校里来,由老师进行面试,只要孩子读书好,肯用功,是那块料,我们就收,其他一般的也别来了,就算来了也跟不上,对孩子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黄支书不住地点着头,紧握着新雨的手说:“太感谢胡支书了,俺们这是沾了你们多大的光啊!”

    黄支书回去的第二天,就有很多村民没让孩子去何庙小学上学,而是带着他们来到白石学校面试。白石学校组成了一个面试小组,对来的十七八个孩子进行了简单测试。其实测试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孩子好不好,有没有潜质,有经验的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还毒辣。经过测试,最终留下了五名学生。这五名学生的家长高兴地泪流不止,就像他们的孩子被保送上大学一样。

    从家长们焦躁渴望的眼神中,新雨意识到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不亚于对经济和生活的需求了,他觉得不能再仅仅依靠县实的师资力量来办学。新雨和方云、黄灵商量了一下,从区师范学院招来了四名本科毕业生,并联系县教育局和乡教委组,解决了他们的编制问题,条件从优、待遇从优,让他们安心在村里执教。

    这些年轻教师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再加上县实老师丰富的经验积累,两者相得益彰,互促互进,白石学校的教学氛围既沉稳又活跃,教师的教学能力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

    期末考试结束了,正好罗校长也刚从外面学习回来。教研处陈主任拿着成绩分析单来到他的办公室。

    罗校长饶有兴趣地问:“怎么样,考得如何?”

    陈主任知道他是在关心白石学校的情况,笑着回答说:“分析单上我全标好了,前一百名哪个学校哪个班都备注好了,平均成绩也分校、分班进行了排名统计。”

    罗校长拿过成绩单仔细看了起来,表情也逐渐严肃凝重。前十名中竟有五名都是白石学校的学生,第一名是胡振邦,唯一一个全科满分,而且连英语、社会等新加的兴趣学科也全都是优。

    罗校长感慨地说:“才一年啊!咱们县实五个班,白石学校才一个班,他一个班就干倒咱们五个班,谁还敢说农村的娃不聪明!看来,我要写份调研报告啊,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太重要了,也太迫切了。我们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考试成绩传到了白石学校,全校师生都很兴奋,也很提气。不仅是村里,连乡里的领导都觉得很有面子,但逢大小会议,必会拿出来炫耀说道一番。一所名校成就了一个名村,白石西村的名声传播更广更远,新雨在村委会开玩笑说:“咱们奋斗了好几年,才让白石西村有了点起色,也有了一点影响,可孩子们考了一次好成绩,就让咱们村名声大振,看来,孩子们的作用和贡献比咱们大啊!”

    仁忠也咧开嘴,笑着说:“谁说不是呢,一辈儿更比一辈儿强,说的不就是这个理么!”

    白石西村的沿河大路一直通到城里,新雨从村里出资在路旁又建了一条骑行塑胶车道,就沿着河沿内侧。老仁忠这才明白过来当初新雨设计的时候,执意要预留出五十米的距离,这么看来五十米都才刚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