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66654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 36 章
A- A+
    在方云和新雨的努力争取下,乡政府和县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同意在白石西村创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命名白石学校,也同意了新雨提交的迁建方案。魏成浩联系了县教育局,找到兴曲县实验学校罗校长,前期先支援一些师资力量。罗校长表示,这是一件县村合作办教育的大喜事,也是一种新兴办学模式,不仅同意派驻部分师资进行帮扶,还建议白石学校可以挂牌兴曲县实验学校分校,进一步加强合作意向和交流。

    新校址开工仪式上,乡领导、县教育局领导以及罗校长都来祝贺。在领导参加座谈交流中,罗校长建议派实验学校的副校长来担任白石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县教育局领导也当场同意了。

    新雨感激地说:“没想到县乡领导和罗校长这么重视我们白石学校的建设,我也是农村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以前太苦了,没有赶上好时代啊!我代表村里的百姓向你们表示感谢,也请你们相信,农村的娃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差,我们一定会用最好的成绩来报答各位领导的信任和关爱!”

    县教育局的陈局长笑着说:“胡支书啊,你这感谢的话,怎么听着有些挑战的味道呢!罗校长,你可要注意喽,人家给你下战书了!”

    罗校长也笑了,“咱们在座的谁不是农村走出来的,但我们也得承认,城里和乡下的教育确实有差距啊!这不能怪学生。陈局长,既然您发话了,咱们且等等看,我准备把一年级的整套教学班底调过来,白石学校从下个一年级全部采用我们实验学校的教学力量和教学模式,每学期用我们实验学校的试卷统一测试,咱们看看成绩如何?到时我们专门给陈局长汇报。”

    陈局长拍着手,大笑着说:“老罗啊,你这是给我挖坑啊!那不论谁考得好,可都是你老罗的功劳啊!”

    新雨马上说:“这都得感谢教育局领导的好决策,我们相信,在罗校长的支持下,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如果我们白石学校能够超过县实的平均成绩,我给全体老师多发两个月的工资当作奖金。”

    陈局长笑着说:“你这是搞不公平竞赛嘛!重赏之下,那好老师不都争着抢着来嘛!听说你这里的工资已经比县里高一倍了,再这样下去,我这个教育局长都想来当教书匠喽!”

    罗校长也开玩笑说:“陈局长要来,那我老罗陪着您一起来!”

    大家都哈哈地笑了起来。

    白石学校很快就建起来了,盖的是两层的教学楼,四百米的塑胶跑道,连乡中学都没有,还有篮球场,图书馆,体育馆。方云和黄灵捐助了四十台电脑,建了计算机房,由黄灵兼任临时的计算机老师。

    在县实学校第一批老师来校的路上,白石西村的村民自觉聚集在道路两旁,夹道欢迎。透过车窗,看着一张张朴实真诚的脸,老师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不仅是为了那两倍的工资而来,更是为了伟大的农村教育事业而来,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内涵和精神。百姓们也同样知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根本道理。

    振邦有幸赶上了下一届小学,全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但振邦可以。新宇虽然工作忙,但每天都要督促振邦的功课,还没上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把三年级的课程都学完了。特别是一年级上英语兴趣课时,振邦竟然能和英语老师交流几句,这让英语老师大感意外。

    新雨对学校的事情特别上心,几乎每周都抽空去了解情况。在知道学生们的底子普遍比较差后,他征求了一些老师的意愿,让他们课后给这些孩子辅导一下,学校提供免费晚餐还有一定的课时补助,而且晚上会增发一趟去县城的班车。新雨又召开了一次村委会,决定给有需要的老师解决一套房子,作为留宿使用。

    村里的一切都在欣欣向荣地发展,不仅走在了乡里的前列,也走在了新时代的前列。村里所有的新房都已经盖好了,村民们搬得也差不多了,还有零星的几户一直不愿意搬,这个棘手的工作就交给了老仁忠,对付这些不听话的“刺儿头”,仁忠有的是办法。

    新雨带着村委的同志一起检查村庄的情况。经统计,老村里有20间土坯屋、10间石头屋、8间草棚屋、24间土砖房、11处老式门楼四合院、两处石头碾,还有一处德高留下的古宅四合院。

    老刘头问:“新雨,现在大家都搬到新房去了,这块老地村还留着干啥,拆了算了,破破烂烂的多影响咱们村儿的形象。”

    新雨笑着说:“刘叔,我不光不拆,我还准备花大价钱让县里的古迹修复队来重新修理加固一下呢,恢复得越老越好!只可惜有几家已经在老宅基地上盖新房了,哎,没有劝住啊!”

    “村里有钱也不能这么败坏啊!新雨,刘叔还是要提醒你,俺觉得这钱白花啊,扔水里也不响啊!”

    “刘叔,您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这叫历史,这叫文化,老村留着绝对有用!您看看,咱们乡里所有的村是不是都盖新屋了,我为什么要在河边选地重新盖,就是想把这老村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您说,故宫值钱吧,咱这老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