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6598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孤烟望蘅(七)
A- A+
袭玫红曲裾深衣,蜀锦裁就的裙身流转着华光,金线云气纹如流云般舒展,衣襟袖口镶着素白绦边,明暗交之间更显雅致。

    从前在宫外行医,义姁也曾见过富贵人家的绸缎衣裳,却从未见过这般精巧绣工。宫里果然是天家气派,贵人多以玄色、朱红彰显身份,寻常宫娥只能着素色粗布,这般明艳的粉色,她还是头一回穿在身上。

    想到许医令还在等待,义姁顾不上细细装扮。她本就不惯胭脂水粉,只将平鬓稍稍理顺,把散落的碎发别进发髻。铜镜里的身影虽无珠翠点缀,倒也清清爽爽。她提起裙裾,便向正厅赶去。

    正厅中的众人已经散去,只留下许怀远和郑守业二人,他们换上了正式的青色官服,腰间玉带生光,冠冕端正,比平日里多了几分庄重威仪。

    *****

    宽敞雄伟的未央宫中,前殿巍巍地屹立着,青砖红瓦、朱梁琉瓦,尽显皇家气派。往来宫人捧着鎏金漆盘穿梭如织。义姁立在阶下,抬头仰望着这如山一般巍峨的宫殿,竟忘了挪动脚步。

    此处既是天子起居理政之地,亦是朝会大典所在。能将王美人的册封礼设在此处,足见盛宠深重。

    “在民间野惯了,看到这走不动了?”郑守业已经踩上了汉白玉阶,见身后脚步声骤停,忍不住驻足回首嘲弄。

    义姁依旧保持着仰望的姿势,表情凝然不动。目光沿着层层叠叠的阶梯上移,直通朱漆宫门,恰似一道登天之路。一阵风吹过,又吹散了她好不容易塞进发髻中的几缕碎发。

    跨过门槛,殿内更是一派煊赫。宫扇华盖,朱冠锦袍。中央御道上铺着织金红毯直通御座。御座下方,左右分设数十席案,朱漆几案上满是珍馐美酒。两侧廊下,乐师们已屏息候命,编钟、竽笙整齐陈列。前排早到的显贵们早已华服加身,悠然落座。后排的官员们或三三两两躬身行礼,或含笑寒暄。

    因太医署品阶不高,宫娥引着义姁和郑守业向殿角走去。最后一排席位紧邻刻满祥禽瑞兽的玉壁,虽偏僻却也安静。许怀远虽是太医令,但加上两朝老臣的身份,又深得皇上与太后的倚重,被引至前排落座。

    刚一落座,郑守业便满面春风地拉着邻座官员热络攀谈,倒与他平日在太医署中的模样大相径庭。

    义姁正四处打量着,忽看见一身桌藏青色深衣、金器束发的男子被簇拥着走了进来,那般粲然的气度,身边无一人可抵。

    竟然是他。

    义姁吃了一惊,这赤色衣袍非比寻常。宫中规矩森严,除皇上、皇后与太后,唯有三公方能身着此色。原以为三公皆是白发苍苍的耆宿老臣,却不想他这般年轻。

    萧衍显然是没有看见义姁,在宫娥引领下,阔步走向最前排御座旁的席位。他身侧坐着两位同样身着赤色朝服的老者,想来这三人便是权倾朝野、备受圣眷的三公。

    群臣陆续落座,后排便是身着紫袍的九卿,其后则是各衙署官员。

    突然钟罄声响,久长五短,御座旁的太监尖着嗓子宣布皇驾到来。殿内顿时一片恭肃,雅崔不问,只余那太监高亮的拉长的声音,指挥着众人行礼参拜。

    “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愿皇后千秋万岁,长生无极!”

    众人齐声的参拜声中,皇帝和皇后携手缓步登上御座。二人相视而下笑,齐声温言:“爱卿们平身吧。”

    众人闻言,纷纷归座。

    建元帝身着绣着十二章纹的黑色冕服,大带束腰。冕冠垂下的玉珠轻晃着,映出一张剑眉星目的硬朗面容。眼角唇边已有细纹,但仍能看出年轻时的俊朗。他身型魁梧,不怒自威,举手投足尽显帝王威严。

    这位建元帝,十八岁登基,如今年近而立。据说他早年流落民间,在掖庭长大,却颇有治世之才,在位十载将大汉治理的井井有条。

    一旁的崔皇后凤冠礼袍,气度雍容。她不过二十余岁,虽非倾城之色,却端庄温和。不过最值得一提还是她的身世。她是建元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大司马大将军崔家的独生女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