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微笑询问着。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个公子,身着宝蓝色锦衣,拿着折扇气定神闲地打量着四周,很有些风流倜傥的模样。
有客上门,莫尚淳和文娘都回过神来,莫尚淳理理衣裳,走上前,“正是。请问何事?”
还未等人回答,莫三喜抢先上前,“师傅,他就是我刚刚说的卫公子。”
“卫公子?”
“对啊,就是恒昌票号的卫公子啊!”
被称为“卫公子”的青年笑笑,对着莫尚淳拱手,“听闻莫师傅有一手裁衣的好手艺,恰巧卫某要开一间成衣店,想请莫师傅做大师傅,不知莫师傅可愿?”
卫珵的这句话像风一样,吹开了盘旋在莫家头上的乌云。
登时,本来跌坐在地上的文娘站了起来,“还不快请客人进来,三喜,去给客人倒水。”
文娘欢喜起来,除了眼角的一点儿泪痕,完全找不出刚刚的可怜模样。
莫三喜“哎”一声就去了灶房。
文娘恭恭敬敬地请卫珵进了正屋,双手把莫三喜端来的水递到卫珵手中,有些不好意思道:“家里的茶都卖了,只能用水待客,您别嫌弃。”
卫珵双手接过,笑容和煦道:“井水解渴,卫某正渴了。”说完,就一饮而尽,“不知莫师傅可愿意去我的成衣坊,若莫师傅去了,卫某愿给每月五两银子的工钱。”
“愿意愿意,他愿意,能为卫公子做事,他求之不得。”文娘讨好地笑,用眼神示意莫尚淳说话。
文娘愿意极了。
卫公子的名声,眉州城没有不知道的。眉州城是没有孤儿的,原因就是卫公子建了一个慈幼院,收养了所有没人愿意养的孤儿。据说若人有事求到他头上,无有不应。
这样一个好人,要聘莫师傅,不说文娘,莫师傅自己也愿意。
就在莫尚淳要答应时,一道声音传来。
“文娘,可在家,有好事哩,你家莫师傅不用出去找活计了。”
是陈四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