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宁被窗外“噼里啪啦”的倾盆大雨砸醒时,还有些没缓过劲来。
窗户被启开的一刹那,扑面而来的潮湿气息混杂着泥土的腥稠味道,依稀参杂着石竹的清淡雅香。
这是谢宁来到朝阳城,遇见的第一场滂沱大雨,它为这片土地带来生机。
小安耷拉着大舌头,喘着粗气顶开了房门。经过数月的生长,它的毛发已是赤金色,骨架也十分出挑结实,背部已经高过谢宁膝头。谢长安他们外出时,小安常常跟在青风后面追奔。
谢宁揉了几下它的脑袋,拒绝它过分亲热的舔舐。不知是不是太早离开母狗的缘故,它对谢宁和谢长安他们的喜爱最爱用的是同类间的舔舐。
“这么大的雨,你昨晚应该没法出去撒泼了。”
小安听不懂他的话,只顾亲昵地蹭他。
开春后,渐渐长大的小安性子也过分野,喜欢到处捕捉各种鲜活小动物,有慕容轩后来又养的两只小兔子,也有其他院中的野猫。但它不会立刻将猎物咬死,而是热衷于看它们逃命的过程,每当猎物想要逃走,它又立刻扑上去,并且乐此不彼。
白日里谢长安会自己或命人将它看住,夜间没了管制,它就跑去野外捕猎,第二日一早,东院的某处阶梯上就会横亘着小动物的尸身。
谢宁刚用完亚谷送来早膳,丢了一根骨头给小安,谢长安就急冲冲跑了过来。
“今日不必去私塾了,午后也不必去素庄。”
谢宁有些疑惑看他,“今不是才十二?”每月十五是放沐日,这日他们不必去私塾,但李泽云没有这个规定,十五也要去,如果他贪多了些酒,那就另当别论。
一想到昨晚那十坛香满楼,谢宁觉着今日确实是不必去了。
“大王今夜设宴为大靖使臣接风,父亲说了我们也去。”
谢宁点头。
“不过……”
“不过什么?”
谢长安挤进谢宁屋里,又将他拉扯进来,把房门掩上。
“我听见父亲和母亲谈话,说那大靖使者为首的什么常侍……”
“余常侍。”
对,这余常侍脾气古怪、心狠手辣、喜怒无常,却十分得大靖皇帝器重,连时老将军都得听命于他。”
谢宁气愤道:“简直荒唐!时裕老将军是重臣,怎可听命于一介宦官!”
“所以昨夜他才不愿意和我们多谈此人。”
“在大靖朝中,余常侍一手遮天,呼风唤雨,人挡杀人,多少弹劾他的士大夫皆被其扔下大殿斩首示众。据在赵国打探回来的探子所说,余常侍刚到赵国时,赵王对其不甚在意,他便下令绑了赵王的小儿子,赵王发觉时,人已经押回了金陵。”
谢宁听后都是一愣,这人居然嚣张至此,竟不怕赵王一怒之下杀了他们。可转念一想,以他的身份,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赵王担心次子安危,对其的蛮横行径也毫无办法,不得不答应提高税贡等要求。”
“那赵王次子送回赵国了?”
谢长安摇头,“想必还没有。”
“大靖是想用诸国王室后裔牵制诸王,以稳定朝纲。”
“聪明!”
“那么,阿轩就危险了。对了,阿轩呢?”
“他没事,”谢长安拍了拍他的肩膀,“方才就送他回宫了。”
谢宁:“就看今夜他还会提出什么苛刻条件。”
谢长安:“雨停了。”
谢宁看向窗外的小安奔向雨后的庭院,低头嗅着染着水珠的浅紫色花瓣,随后大爪一拍,那艳丽的花蕊便深深陷进泥中,无法翻身直立。
晚霞渲染之下的燕国王宫,有一层不可言说的光彩,格外庄重。自从春节过后,谢宁便再没踏进来过。不同于冬日的皑皑白雪覆盖之下的肃穆宫殿,此刻灯火通明,让人心里染上一阵淡淡的暖意。
但殿中的诸位燕臣此刻心中皆是一片凉意。
“燕王这朝阳王宫可与赵王的襄都一较高下啊!金雕玉琢,龙凤环绕,好不气派。”
说话这人正是白日里谢长安他们谈及的余常侍。
谢宁怎么也没想到,那做起事来心狠手辣、暴虐无道的佞臣,长相却不是理所应当的凶神恶煞、面目可憎,反而眉清目秀,头戴乌纱,着一身绛紫色衫袍,衬得此人长身玉立。只是,那傲睨自若的目光,却让旁人对其的好感大打折扣。
并且他一开口,众人便能清楚发觉,上扬的语调控制不住,变得有些尖细,他并非真正的男子。
“余常侍说笑了,霞光作假而已,不过是些普通石头罢了。燕王解释道。
余常侍却只是淡淡一笑,目光随意飘过席间众人,不在任何人脸上做一丝停留,实在让人琢磨不透他在想什么。
“诸位大臣,都盯着余某作甚,可是余某脸上染上了脏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