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正门进去的,走偏门出的。
偏门出去就是十字路口的其中一条马路,马路直通到陈雪读过的小学。
陈雪和时雾离开便利店时,林咫并没有跟着出来。陈雪在门口往里探头,似乎想看林咫怎么还没有出来。
很快,林咫提着一个红色塑料袋出来了。
林咫跟在陈雪和时雾后面,此时的太阳变得更热辣辣了。集市上并没有可以坐的地方,要聊天,还得找一个可以遮阳的地方坐下来慢慢聊。林咫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自然得依靠陈雪和时雾带路。
当然,时雾也是不认识路的,她只知道剧情写过的东西,但一般不会有作者连怎么去一个地方的路线都写下来,所以她都是靠3018指路的。
时雾看似与陈雪并排走,实际上时雾始终落后陈雪半步。
由陈雪负责带路,一行三人很快就看到了村里的小学。小学没锁大门,只是轻轻地合在了一起。陈雪伸手推了一下门,门“咿呀”一声就开了。
陈雪扶着门朝时雾和林咫说:“还好今天没锁门,快进来!”
如此熟悉的操作,很显然陈雪干过无数次这种事情。
时雾先进去,林咫才跟着进去。等两人都进来了,陈雪才又将门合了回去。
进门右手边是教学楼,这也是这所小学唯一的一栋楼。小学的几个年级都在这栋楼里,一个年级一个班,低年级在楼下,高年级在楼上。教室办公室也在这栋楼里,夹在几个高年级的教室之间。
左手边是篮球场,之前陈雪上学,每天早上出操都在篮球场上。篮球场的范围外,靠近校门口的一边,是这一学期的学期末才建起来的国旗升降台,等下一个学期开学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国旗升降台的斜对面,隔着整个篮球场的另一边,有座混凝土建筑出来的戏台子。也是近两年才建起来的,早几年的时候,每年请戏班子,都是木排临时搭建戏台。
陈雪带时雾和林咫来学校,就是为了来这戏台。既能遮阳,又能挡雨,陈雪最喜欢到这个地方来玩了。陈雪二话不说就爬上了戏台子上面坐着,两条腿就从台子上搭下来,晃悠着。
陈雪坐在上面,热情地邀请时雾和林咫上来。
林咫最先动作,他双手撑着戏台,轻轻松松就跳了上去。眼见事情都发展成这样了,时雾也不再犹豫,学着两人上去的方式,爬了上去。
三人都上去后,林咫从他一路拎过来的红色塑料袋里面拿出了三支饮料,分给陈雪和时雾各一支。
陈雪双手撑在坐着的位置的两边,她扭头看着林咫问:“你是来探亲的吗?”
林咫说:“是也不是。”
“嗯?”陈雪被林咫的回答逗笑了,“所以,是还是不是?”
林咫这次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先是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读初几了?”
陈雪说:“放完假就要去读初一了。”
林咫又问:“那你们要去哪个学校读?”
陈雪答道:“市17中。”
林咫笑了,他说:“我原本在其他市的中学读,准备升初二了。”
“原本?”陈雪疑惑地问,“那你现在准备去哪个学校上学?”
林咫倒也没隐瞒,直接就说了出来,“十七中,和你们一个学校。”
“这么巧?”陈雪开学地说,“那我们以后就是校友了!”
陈雪又问:“所以你来这边,读书是最终目的,探亲是顺带的,对吗?”
林咫没回答这个问题,毕竟他和陈雪还没有那么熟,暂时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如今是寄人篱下的状态。
陈雪压根就没有在意林咫回没回答,她已经觉得自己猜测完全正确了。
知道了林咫也算是和自己同一个学校的后,陈雪感觉两人又熟悉了一点,于是她关心了一下林咫:“你突然换学校,能适应的了吗?”
从知道自己要换学校上学以来,大家都只关心他要去的学校好不好,还是头一次有人问他能不能适应,林咫怔愣了片刻,才说:“适应不了就慢慢适应吧。”
……
陈雪和林咫聊得热火朝天,时雾就坐在一边一句话也不说,先不说她能不能插得进嘴,就算能插得进去,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管怎么说,时雾都是快四十的人了,虽然她现在表面也是十三四岁,但也不能掩饰她的灵魂和陈雪以及林咫有很大的代沟。毫不夸张的说,时雾对陈雪和林咫聊天的内容没有一丝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