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61026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棠庄(4.12微增)
A- A+
    夜深露重,相携下山的少年人们一路向右行,没走太久,就远远瞧见了一处灯火通明的城镇。

    凌云有些好奇:“那是什么地方?”

    周锦麟回忆了一番,笑道:

    “是棠庄!棠庄算是离金绣坊最近的城镇了,正好夜幕已深,我等或可前去投宿一晚,也顺便问问金绣坊的事。”

    棠庄身在南岭空空山的山脚,算是一处不起眼的小城镇,住在那里的大都是梅氏子弟,世代相传,主家始终不曾迁移,镇中人也多热情好客,但若要说最出名的,大概就是棠庄中央的那棵千年海棠,每年花开之时都有不少人前来观花,也算是一个奇景。

    周锦麟走上前去轻叩朱门,门环带着阵阵灵力向内散去,不久便听到门中传来声音:

    “何人叩门?”

    “周氏周锦麟,携友共来空空山参加【猎罹】,只是不想路远,夜已深,若是方便,请求投宿一晚。”

    话音刚落,大门便被人拉开,一个身着红衣的年轻女子笑着向他们一抱拳道:

    “原是几位参加【猎罹】的公子小姐,夜深露重,快快请进吧——子木,你来引路,我去向庄主通报一声。”

    被唤作子木的男孩忙两步走上前来,看上去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身着同样的红衣,笑起来脸颊上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几位大人,请随我来。”

    棠庄会客堂中灯火通明,众人依次落座,坐在主位上的中年女人身着绣着珠线的赤红锦袍,向两侧站着的弟子挥了挥手,略带嗔怪道:

    “几个小傻子愣着干什么,还不来给客人们奉茶。”

    弟子们笑嘻嘻的告饶,又恭敬的端上来点心与茶盏,礼数周全。

    棠庄的氛围十分和谐,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活泼的,相比起规矩森严的大族大派,这里显然没有那么多讲究,反而让人轻松了不少。

    周锦麟笑着拱手:

    “梅庄主不必客气,我等深夜造访,还怕叨扰了诸位。”

    “谈不上叨扰,我年纪也大了,本也睡不着,”梅枫摆了摆手,随意的抿了口茶,又像想起来般举了举茶盏,乐呵道:“你们快尝尝,这是我们棠庄今年新做出来的一批‘朱丹茶’,可算是正赶上时候了。”

    解观枢垂眸品茶,她并不习惯在这种场合下侃侃而谈——毕竟有周二公子在的时候,这些事交予他便够了。只暗暗想着,这位梅枫庄主的性子当真与月平城的周浔周城主甚为相像。

    就见那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笑声此起彼伏,大有从盘古开天辟地谈到芳华原毁灭的意思,让一旁无声无息喝着茶的沈幸几人逐渐露出几分肃然起敬的目光。解观枢倒是淡定的很,显然是早就习惯了。

    又闲聊了几句,周锦麟忽而问道:

    “说来,不知棠庄与不远处的金绣坊关系如何?”

    梅枫有些讶异,但还是颔首道:

    “虽称不上关系紧密,但也能算上一句‘不错’,棠庄的许多衣饰都是从金绣坊买来的,”她抬手摸了摸自己发髻上那支雕刻精巧的海棠发钗:

    “就说这只银钗,就是金绣坊为了感激棠庄频繁合作送来的,你们瞧这精细度,当真是巧手。”

    解观枢远远看去,的确是一只极为精妙的发钗,无论是栩栩如生的花朵,还是交织成钗柄的枝叶都相当考究。

    “世人虽说那位年轻的坊主性格比较古怪,但我与他有过几面之缘,戴着一只银面具,少言寡语的,但人很温和,说话也不疾不徐,是个温文尔雅的孩子,”庄主回忆道:

    “前几年花节,我们还将请柬送往过那里,只是听说坊主不喜吵闹,还有旧疾,便婉拒了。”

    周锦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正色道:

    “那庄主可知——绣金纺弟子无故死于空空山一事?”

    梅枫神色一凛:“周二公子不妨细说。”

    周锦麟将事情起末简要道来,一旁的解观枢在这时缓缓开口:

    “……虽说各家各派弟子除罹而死也算是常有,但如此死相实在存疑……更何况死去弟子这般多,金绣坊也不是小门小户,不应该什么反应都没有。而且我们发觉他们一路踪迹都十分凌乱,看上去是被追杀至山腰而亡的,尸身未腐,也没有化罹,所以担心金绣坊的人是不是还不知晓有弟子死在山中。”

    梅枫若有所思,略显苍老的眉眼间多了几分忧心:

    “说得有理,此事看上去的确不对劲。你今日说来,我才想起,前几日送去裁衣的布料到现在还未曾送回来,也不知是不是金绣坊中出了什么岔子——这样吧,今日夜已深了,你们且先在这住下,明日一早我派几名弟子随你们一同前往金绣坊瞧瞧。”

    几人忙起身告谢,几名红衣弟子走上前来要领他们去往客房,忽而有急促的脚步声自堂外传来。

    众人回过头去,就见大门被叩响又拉开,人还未进,先有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