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6010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故事 竞赛
A- A+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人们就像自来水,猛地打开龙头时一起涌来;慢慢压下龙头,水流会缓缓减小,最后留下一滴两滴,悄无声息;池子里没有水花。

    ……………………………………………………

    文华先离开了数竞,再离开了物竞,没去过化竞,躲过了生竞。当孟超再次在班上统计新学期想继续参加竞赛的同学的名单时候,举起的手在大片沉默里显得孤孤寂寂。

    孟超问王卫:“不去竞赛了?”

    王卫眼神躲闪。

    孟超问金佳:“不去竞赛了?”

    金佳埋头做题。

    被五大学科竞赛摧残了一年的同学们终于清楚了什么叫竞赛难度,这才懂得了一年前孟超的那个笑的含义。

    文华去机房,看见身边多出来的、来自其他班的新信竞生的期待劲儿,也露出了和孟超一样的轻笑。

    ………………………………………………

    戴威走来走去在文华旁边重复着讲过无数遍的故事。他很惊奇地发现这些故事或许没有再被提及的必要了——这个孩子上课不迟到了,不讲小话了,不打游戏了,不抄题解了。她很认真地敲任务单里的代码,和班里几个老人卷着完成率,还在洛谷网站上蹲高手指点。

    戴维不明白,那是彻底放弃物化生的文华当时以为的最后一点关于竞赛的挣扎;文华也不明白,五大学科竞赛竞赛是一个湖泊,无数的石头静默其中,只有少数的那么几块,因为长着合适的棱角,乘着恰到好处的风,使着不轻不重的力度,才能顺利地打起水漂。有人为了躲避高考选择投身五大学科竞赛,却不知五大学科竞赛更是一场豪赌,比高考残忍,更没有退路。

    再过两年,文华会明白:五大学科竞赛是理科天才的世界,也是时间的较量。即使是金佳,即使是王卫,他们也只会在最体面的时候,用最体面的方式退场。

    可是啊,也总有那么一些人想来闯一闯,哪怕竞赛让他们手忙脚乱,让他们羞耻,让他们一次次被打碎信心然后在废墟上重构。他们天真,他们幼稚,他们注重体验,在法则里游戏,不肯一掷千金,不会头破血流。严格来说他们不属于竞赛生,竞赛不是他们的全部,他们不视竞赛为生命,他们也不属于竞赛。

    但他们还是会来,就像有那么多的人参加奥运会却不全是为了奖牌去,就像人类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冲出太阳系却一次又一次尝试,他们来,只是想尝试突破自己的某条边界,只是想闯出新的可能。他们在尝试里寻找自己,这是他们认识自我的方式。

    甚至他们只是想来玩一玩,来看一看理科天才是什么样子,再顺带着寻找自己缺失的部分,并尝试在这片高手如云的土地上填充这些空白。

    然后,他们长大。他们已经过足了瘾,摘下这条名叫竞赛的路尽头独属于他们的那一枚果。可能酸涩,可能甜蜜。

    这种行为本身,是他们的勇气,是他们的可能,是他们的机遇。他们总能带走些什么——比如视角,比如技巧——信竞予以每个带着感恩离开的人馈赠。

    …………………………………………………

    很久很久以前,久到“女权”“平权”的呼喊还没有引起那么多的重视,久到竞赛界的女子竞赛还没有开始,久到文华还不认识金佳,金佳也不认识文华,文华走进机房,第一次和戴威拌嘴——是的,在进入二加四之前,文华就已经在机房摸鱼摸了一年半。

    那天文华拿了学校编程大赛一等奖,顺口问过戴威一句话:

    “你带的信竞省奖学生中,有女生吗?”

    戴威摇摇头。

    戴维说:“等着你来做那个第一人。”

    文华说:“好。”

    当时的文华很幼稚地想:没有人做到过的事,我来做。我要快一些,省得有人做在我前头。

    事情过去那么久,戴维应该早已忘记文华曾经拿过的那个一等奖,也应该忘记了这个很粗糙的约定。更可能的是,当我们把时间线往后推,开始给新一届竞赛生讲故事的戴威可能早已经忘记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她喜欢在信竞课上摸鱼,赚过代打代码的外快,她的名字叫文华,她不止跟着他学了一年半——他们做师生的日子实际上持续了三年。

    可是,如果有人再问起文华:

    “为什么学信竞啊?”

    文华会笑笑搪塞过,然后听见心里那个答案:

    “因为想啊。”

    如此,便是值得。

    …………………………………………………

    戴威会提一些小目标,比如说在模拟赛中拿到一百分呀,文华就去拿一百分;比如在初赛中超过45分呀,文华就考了47。

    戴威看着终于结束叛逆期的学生,不知道带着一种什么感情,跟她说:

    “是嘛,这样才对嘛,终于开始动脑子了嘛!好好干,学信竞对你的数学也有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