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婚礼当场崩溃:新娘在交换戒指时哭着说:“我没有想到最后居然是你和我在一起呜呜呜”新郎嘴角一抽,开始尖叫异化。
最后,政府只能统一出台指令:
伪人不可公开讨论;
所有疑似个体由专责人员确认;
“伪人”一词在所有新闻与广播中禁用,替代术语为“行为异构者”;
确认为伪人者不作通报,不作审判,直接“收容”;
民众对伪人拥有怀疑权,但不得作出识破行为。
等等。
而既然一切科学手段都无法检测出伪人,人们只好采用最原始却也最好用的方法:
搜集起心理素质极佳、观察能力极强,最重要的是,要有牺牲意识的这样一群人,来负责这一切识别、捕捉、收容工作。
并建立起全新的公共安全暴力机构——伪人专管局。
**
周淼一步步走近小平房,门口无人站岗,她自己刷卡进入。
屋内,是另一道门。
门前,站着持械安保人员。
是的,都说了是和公安局平级的部门,内里当然是别有洞天啦。
“周队!”她响亮地和周淼打招呼。
周淼捂了捂耳朵,举起手表示“你好”,而后步入旋转门,刷卡、虹膜识别、步态识别,一连串安检几乎与军火库等同。
全部通过后,周淼进入电梯,通道像一根光滑的喉管,把她送入地下中枢。
“身份确认:周淼,特遣行动科编制代号S-11。”
“安全权限等级:A-红。生理状态:稳定。”
“请通行。”
语音在头顶播报,事实上,如果进入电梯的人检测不合格的话,电梯随时都会变成一个牢笼。
门开了。
周淼先来到了第二层:情报预警分析组。
这里像一个永不熄灯的网络战场,数十台屏幕同时显示城市各个区域的数据、画面、声波曲线与行为参数。
穿过主调度大厅时,一个女声轻轻响起:“听说你上回那个精神病院的案子出手快了几分钟,你知道这短短的几分钟人文伦理组写了多少份报告吗。”
说话的姓宋名颂诵,是周淼专属的心理干预员。
平时的工作本应是帮助受到创伤后记忆损伤的目击者重建记忆,也会对“因判断失误导致人类被误杀”的家属进行安抚和善后。
只是,和周淼在一起后,她的工作更多地成了些处理应酬、控制舆论的“公关人员”。
此刻,宋姐正坐在操作台旁,手边三台机器同时运转,双指在虚拟界面上迅速切换地图、模型以及民间舆论应激点。
周淼把手里的一份资料交给她:“不用谢我给她们提供就业机会。”
“那案子你真的就这么直接上交报告了?”她淡淡问道,接过资料随便翻着。
“对啊。”周淼答,不以为然,“昨天晚上我还有别的事情急着去做,喏,就是这个,老宋,帮我看看——至于那个报告在手机上打完就让周森在睡前给我交了。”
宋颂诵想说些什么,抬眼一看周淼把制服上的一堆束带给系了个乱七八糟,又咽了回去,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你最近小心点吧,隔壁米市出了好几桩误杀案件,省里现在气氛很紧张,别把你给抓典型了。”
“我知道。”周淼平静答。
宋颂诵望着她,眼神像水面:“不过,消息不是说精神病院里只有一个伪人吗,你是什么时候就确认了里面还有一只伪人?”
周淼本来都已经走开了,听了这话又走回来。
宋颂诵以为她听出来了自己的话外之音,已经准备拿出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对这个违纪专业分子进行一番教育。
“齐浩然信誓旦旦说只有一只伪人,说明里面肯定不止一个。不过事发突然,只有我和周森两个人,临时也只能喊到老姚,不然我还会再多带几个D级箱。”说完这些,周淼面无表情地离开。
过了几秒又走回来:“齐浩然真应该来我们局。”又面无表情地走开。
这下是真的走开了。
宋颂诵无语地看着她的背影,双手扶住脸,长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三水啊,我真的能一直帮你兜底吗…”宋颂诵把周淼给出的这份资料装进了自己的背包里。
**
周淼又下了一层楼。
这一层是特遣队的办公区。
果市伪人专管局有三支特遣队,别看数字小,其实大多数城市也只有一支特遣队,只因特遣队的特殊性质,要求十分苛刻,牺牲率又高,所以也只能这样了。
大步流星地往里走,终于到了她自己的地盘。
门一打开,空气中立刻扑来熟悉的味道:消毒液、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