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看到她,“好了?”
“嗯”杨晔的脸上多了几分疲倦,她漠然地点头。
按耐不住心里的好奇,李成问:“那是个什么情况?”
“汉末豫章郡的太守,这里是他先夫人的祖宅”杨晔的声音有点轻,“这人平生最大的一个爱好就是收藏,所以他老后有不少的玉器和珍宝被拿来陪葬,民国时这来了一伙盗墓,他们在山里找了几天几夜,只找到太守的半座墓棺”
“半座,后来呢?”李成接着问。
“盗墓的进去后发现墓室位置不对,加上那会的技术,所以他们只拿走放在外面当迷惑的东西,至于主墓室,主棺,这些都没有找到”
“那她还记不记得被盗墓贼找到的地方在哪?”
杨晔摇头,“不记得了”
李成啧了声,挠头苦恼,“那墓的大概方向有吗?”
“太多年了,她也记不清楚”
李成看着面前那座山,原本就烦恼的表情也越来越凝重,目光停在山体起伏的轮廓,他站在原地,下意识对空气念叨,“怎么能找到两个不同年份的东西?”
杨晔走过来,“康熙十三年,这里发生过地震”
“地震?!”李成瞬间回神,脑袋快速思考,他恍然,先前所有的不明白和错误现在好似都能被连接上了,“原来是这样”
他激动,“地震,让地下的组织结构被破坏,使原本葬着太守墓的位置下沉,所以后来的人们才会在上面埋进另外一个”
杨晔点头,“应该就是这样”
“有新方向就好办了”
阿牛站旁边听见,似乎是帮到了什么忙,他也挺高兴的,“太奶奶已经好久没跟人说这么多话了,平常我们找她说话,她都是咿咿呀呀,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她到底听没听懂”
“她能听懂”杨晔说,“你们和她说慢一点,她心里都知道的”
阿牛笑呵,抓了几下那原本就不算长的头发,“也是你们的运气好,碰到太奶奶精神头足的时候”
李成的手肘撞下杨晔手臂,“你没问她别的事情?”
“别的,这本册子里应该都有”杨晔举起手里那本,刚才王庆让她找到的东西。传了好几代下来,书封面上早就发黄,边沿也是缺角,甚至有股很重的霉味,“这里是半本,完整的记册或许是找不到了,但这半本书应该也能帮上你的忙”
李成的眼睛顿时发亮,他惊喜的看向杨晔手里那本书册。接过来,小心翼翼地翻开,生怕弄坏了着难得珍贵的老物件。伴着霉菌的古册,开页是几行很漂亮的小篆,内线还有几个和芝麻粒大小的缀记,不拿放大镜看,或许都不知道写了什么。
“回去再看吧,别在这里”她拍拍李成的肩膀。
“行”李成合拢册子,惦记着这本册子的份量,他回头对阿牛说,“这本册子能让我们带回去复印个一两份吗,大概三五天,到时候我再给送回来,行不?”
“这有什么不行”阿牛爽快,“册子太奶奶藏了几十年,从来不给人看,你们一来她就让你们去找,这也是缘分”
“缘分…”杨晔轻轻念着。
缘分深深浅浅,长长短短,只是缘分总有到头的那天。
下山的台阶上覆着被风吹落的枯黄树叶,干燥的叶子踩着还有声音。杨晔走在最后,她走几步就忍不住回头,想多看两眼那间老房子。
在中午最热烈的阳光照耀下,老房颤颤巍巍,低矮破败。一晃几十年,墙外面的那层白色已经被过去的风雨侵蚀,很多地方都裂开了口,雕花窗棂不再鲜亮,和那不成配套,外面几根竖起来的铁栏杆当中,也有斑斑锈迹。铁栏杆老旧的,似乎只要去轻轻一碰,整扇窗子就都会掉下来。
“等你们长大,不管想去哪里,夫家是否有钱,或许你们不想要嫁人,想出去读书,我同先生都会给你们准备好,嫁人的咱就给造屋的钱,读书的就给书费”杨晔讲。
她们盘腿坐在客厅的那张羊毛地毯上,杨晔看着面前这群不过是八九岁大点的孩子,年纪轻轻就被家里人发卖,赚到的钱大多也拿去贴补家里,再等个几年,等到可以结婚的年纪,估计也是收个聘礼,草草许了人家。
“真的吗?”有个女孩很激动,她抱住旁边人的手臂向杨晔撒娇。
杨晔应了声,认真的看着她,“当真,说话算话”
被她抱住手臂的女孩笑嘻嘻,“夫人和先生对我们这样好,我要一辈子照顾夫人,还有您肚子里的小少爷,也可能是小小姐”
杨晔伸手去点下她的脑袋,“八九岁呢,就想好一辈子的事情了”
“嗯,我就要陪着夫人,夫人撵我我都不走”她说,“这世道,只有夫人和先生是把我们这些下人,当作人来看待”
王庆笑着看到杨晔,嘴里反复念叨,“夫人和,先生给我,造房子,我不能走”
她颤颤地伸出手,用力抓住杨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