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5856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柳村
A- A+
    “吱呀。”姜司灵拉开房门的一刻,听到隔壁传来的关门声。

    “早啊师兄。”这般慵懒散漫的声音,正是白熠君。

    他倚在门边,抱手看着姜司灵。

    在清晨的自然光线下看,他的肤色更白了,甚至乎有些过于苍白了。但他眉眼噙笑,一派神采奕奕,即使肤色苍白也不会人显憔悴。

    钟芝兰的房间里还没有动静,两人先在客栈楼下找了一个桌子坐下。

    店里的伙计端上来两个碟子,热情地说:“两位客官,端阳节将至,小店给各位住宿的客官们准备粽子,请慢用。”

    姜司灵拿过一只碟子,上面有一个热腾腾,冒着白气的,绿叶包裹的三角粽子。他轻轻拉开缠着的绳子,剥开翠绿的粽叶,露出白色的糯米。

    姜司灵侧目,看到白熠君正端详着桌上的粽子,脸上难得地写着好奇。

    姜司灵问道:“你没见过粽子吗?”

    白熠君老实点点头,“没见过。”

    随后姜司灵把自己面前那份剥好的粽子推到白熠君前面。他道:“你若不介意,就先用这份吧。”

    白熠君看着眼前剥好的粽子,传来一阵竹叶清香和糯米甜香气息,勾起唇角。

    “谢谢师兄。”白熠君说完,便拿起筷子夹断粽子的一个尖角,放入口中。

    姜司灵随后把他的粽子拿过来又开始剥粽叶。

    去柳岭之前他们想要去了解更详细的情况,跟县令和之前去过柳岭探查的捕快沟通。

    衙役看到三个穿着宗门纹饰衣袍,气度不凡的修士,赶忙迎进客室,倒上热茶,并赶忙通知县令。张县令年近不惑之年,他官袍玉带,态度诚恳热情:“三位仙师远道而来辛苦了。”

    宗门百家下山修行,除妖斩魔,多次救于水火,在民间百姓和朝廷官员中都一向享有美名。

    尤其是朝廷中多有官员崇尚宗门,认为送家中子女去宗门修行可为家中积得的福缘善报,所以也不乏有官身背景的弟子。

    他熟络地和钟芝兰说:“诶呀,少宗主,几年不见,如今真是长成芝兰玉树模样了。”

    张县令几年前曾经因家宅出现妖邪而求助于上元宗,也因此和上元宗结识,当时的钟芝兰还是个小少年,不能单独下山,那次是跟着长姐及师兄一起的。

    钟芝兰有些不好意思地用手蹭蹭鼻子,“哪里哪里,张大人过誉。”

    他对张县令逐一介绍,“这位是长衡宗的弟子首席姜师兄,这位是来自西域清微宗的白师兄。”

    其实刚进门时县令就注意到两人了,黑衣身长玉立,清皎出尘,白衣则长相异域,俊美无双,气场逼人。两人并肩站在一起,很难不令人侧目。

    张县令受宠若惊,他对着三人深深作揖,表达诚挚的谢意。

    姜司灵扶起他,“职责所在,不必如此。”

    张县令叫来了对柳岭情况比较熟悉的吏员,柳岭是一座小山坡,地势不高,树丛杂生,终年山雾缭绕。

    两个吏员面面相觑,其中一个说:“之前我们去几次柳岭,山上雾很大,路不好走,但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另一个吏员道:“有收到过几次,都是家人报失踪案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的路程都经过柳岭那边,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大家都传开始山上有鬼怪了。”

    钟芝兰小声说:“鬼怪?那到底是鬼还是妖怪啊……”

    姜司灵问:“有没有人曾经在山上遇到不寻常的现象?”

    吏员说:“之前报案那位女子说在山上见到了东西,有人杀她,但她一直疯疯癫癫的,说话也说不清楚,也不知道是不是说胡话。”

    钟芝兰问道:“那位女子现在在哪?我们兴许可以去问一下。”

    吏员为难道说:“这……仙长最好还是别去,那位女子是被我们镇上的一位妇人所救,她见到生人便大喊大叫,状似癫狂,还拿头撞墙,也说不出话。”

    “对了,仙师们去柳岭的话会经过柳岭村,就在山脚下,柳岭晚上黑灯瞎火的,如果要歇脚的话可以找村长,他可以安排。”

    姜司灵问:“柳岭村那边有村民报过案吗?”

    “那没有,柳岭村比较闭塞,村民基本都呆在村里,不常出来,近几年也没有出过什么事。”

    他们说的和书信上阐述的差不多,至于其他的信息,看来还需他们亲自去柳岭探索了。

    “姜师兄,我们要不要去找那几个去过柳岭的修士问一下?“钟芝兰走在路上,沿路买了好几家零嘴吃食,怀里的包袱里揣着盒龙须糖,手里拿着个艾叶糍粑,一边走一边嚼。

    姜司灵道:“不必了,他们知道的也都在信筏里交代了,我们直接去柳岭吧。”

    “好的。欸,这个挺好吃的,你们真的不吃吗?白师兄你在西域肯定没见过,你试试。”

    钟芝兰对着白熠君举了举深绿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