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57806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中元
A- A+
 金银花却扬起下巴,眼神里写满挑衅。

    僵持片刻,学监只能重重哼了一声,将账单撕得粉碎。

    当十两银子沉甸甸地落在手心,姐妹们正要离开,却被学监拦住去路。"

    脚臭的事,别再传了。"

    她压低声音警告。

    "知道了。"

    春花漫不经心地应着,转身时冲姐妹们挤了挤眼。

    夕阳将她们的影子拉得老长,一路上欢声笑语,仿佛还能听见学监在身后跳脚的怒骂。

    十两纹银在掌心泛着温润的光,秦伶梦小跑着迎上来,纤白的手指几乎是抢过钱袋:“竟真能全数要回!姐姐们太厉害了!”

    她眉眼弯弯,眼底盛满劫后余生的喜悦。

    冯茂却蹙着眉,愁云满面地扯了扯她衣袖:“学费是回来了,可你往后去哪读书?明德书院的学监放出狠话......”

    话音未落便被秦伶梦打断。

    “黎阳城这么大,总能寻到肯收我的书院!”

    她仰起头,语气里带着少女特有的倔强。

    就在这时,秦兰茹抱着竹篮从门里走出,竹篮里祭祀用的腊肉还冒着热气,陶壶口的酒香若有若无地飘散。

    “先别光顾着高兴。”

    秦兰茹将竹篮往桌上重重一放,发出闷响:“明日便是中元节,按规矩得回乡祭祖。”

    她抬手理了理鬓角碎发,神色透着几分严肃:“明早寅时就得动身,还要去西街买香烛纸钱,今晚都早些歇着。”

    暮色渐浓,余晖将三人的影子叠在青石板上。

    翌日清晨,淅淅沥沥的雨丝裹着薄雾,将黎阳城笼成一幅晕染的水墨画。

    秦伶梦缩在驴车角落,斗笠边缘垂落的水珠顺着蓑衣往下淌,寒气顺着衣料直往骨头缝里钻。

    冯茂裹紧粗布袄子,声音被风雨扯得断断续续:“孩子她娘,这雨越下越急,要不......”

    “少啰嗦!”

    秦兰茹头也不回地甩来一句,握着缰绳的指节因用力泛白:“谁不是顶着风?就你金贵?”

    冯茂涨红着脸垂下头,衣角被风吹得簌簌发抖。

    过了半晌,他才嗫嚅着开口:“我是想着伶梦身子弱,万一染上风寒......”

    这句话让秦兰茹捏缰绳的手顿了顿,车轮碾过积水的声响突然清晰起来。

    她放缓车速,雨帘中,驴蹄踏碎水洼的声音与雨声交织成曲。

    待到日头偏西,众人终于抵达。

    薄雾渐渐散去,远处墨绿的山峦在天光下若隐若现,山腰缠绕的云霭像是仙人遗落的飘带。

    雨不知何时停了,潮湿的泥土混着青草香扑面而来,恍惚间,竟真似踏入了画中仙境。

    因着秦伶梦年纪最小,竹篮里的腊肉、酒壶都由哥哥们扛着。

    秦兰茹牢牢攥着女儿的手,生怕她在湿滑的泥地里摔着。

    走在身后的若女盯着那交握的手,眼底闪过一丝羡慕。

    祖坟在云雾缭绕的山顶,蜿蜒山路望不到头。

    不少同村人贪图省事,在半山腰的岔路口草草烧了纸钱。

    秦兰茹却执意要带孩子们走到尽头:"祭祖就得诚心。"

    爬到半山腰时,细密的雨丝又飘了起来。

    秦伶梦突然死死拽住母亲的衣袖,耳朵动了动。

    风声里,隐隐传来断断续续的啜泣声,像是从地底渗出来的呜咽。

    "怎么了?"

    秦兰茹误以为女儿被荆棘绊住,抄起木棍拨开杂草。

    秦伶梦声音发颤:"娘...你没听见有人在哭吗?"

    若女嗤笑一声,侧身绕过她:"莫不是外公的魂魄等急了?"

    "胡说八道!"

    秦兰茹扬手拍在女儿肩头,山间雾气骤然浓重起来,能见度不足丈许。

    经年无人打理的山路早已被荒草吞没,每走一步都要拨开纠缠的藤蔓。

    好不容易翻过陡坡,秦兰茹半推半抱将小女儿送上去。

    再转过弯,就能看见外公的坟头了。

    秦伶梦刚松口气,突然僵在原地。

    薄雾深处,一个身影晃晃悠悠悬在空中,衣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这...这是...外公回来了???"

    她倒退半步,膝盖发软。

    山风猛地呼啸而过,吊着的人缓缓转动,惨白的脸逐渐转向这边。

    青紫的嘴角挂着涎水,脖颈被褪色的布条深深勒进皮肉,那双翻白的眼睛,竟直直"看"着她。

    秦伶梦喉咙里发出撕心裂肺的尖叫,跌坐在泥泞中疯狂往后爬,沾着泥浆的手指死死抠住地面。

    秦兰茹瞳孔骤缩,几乎是瞬间反应过来。

    她一把推开怔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