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俩表扬你一句?”岳宁拍了拍自行车座,“一封感谢信换一辆自行车,划算!等下我给阿根叔送去。”
“调皮!”岳宝华说了她一句。
李巧妹走到岳宁身边:“是吧!春梅家都有自行车了,不比多几块布料、两包糖实惠?”
“多给糖、多给布料,也不妨碍再给春梅婶自行车吧?我情愿把东西扔了,也不愿意给田枣花。不行啊?”岳宁问李巧妹。
“行啊!行啊!我又没说不行,就是告诉你,你春梅婶还有其他安排。”李巧妹连忙辩白。这是人家爷爷出的钱,岳宁爱给谁就给谁,她又管不着。
只是,刚才她去通知岳家祖孙的时候,在路上碰见在田里上工的几个社员,岳宁家的事是他们大队新鲜出炉的热闹事。她又一直帮着接待客人,大家自然拦住她打听。她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跟岳宁所在生产队的人也说了,岳宁的爷爷买了一大堆礼品,要挨家挨户谢谢他们对岳宁的照顾。一个女人听见了,还问:“难不成她还给田枣花送礼?”
“都有,都有!人家肚量很大的,我按照户头报的数。”李巧妹把岳宝华让县里的同志帮忙买多少东西的情况,说了一番。
布料、糖果,他们这个山沟沟,大部分人家就算过年都舍不得买,听见了都一脸期待。田枣花整日骂岳宁,自然有人说:“就算岳宁不计较,愿意给,枣花也没脸拿吧?”
田枣花白了一眼:“不要白不要。”
想到这里,李巧妹默默地叹了口气,不知道等下田枣花知道每家每户都有,就他们家没有,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