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今年要守孝,不用出门,但电话还是要打。
一大早谢遥给几位重要的长辈打了电话,通讯录里的其他人则一律群发短信。他辈分高年纪又小,这方面很占便宜。
一连七天,大部分时间他都窝在沙发里,吃吃喝喝,看看书打打电话,尽情的享受做学生的快乐。
好在初七一过,刘青就上班了。有几个装修师傅们要在家乡过完十五才回来,谢遥就在园子里给刘青他们打下手。铲草皮,堆土坡,学着锯木头,忙得不亦乐乎。
除了绕围墙一圈的香樟林外,园子里原来还有许多桂树、腊梅之类的观赏植物。他们把围绕在花树周围的低矮灌木全都扯了,铺上草皮,让景观变得疏朗。园子东侧的紫藤花架也拆了,零零散散地种了十几棵松树。这是谢遥的田园梦,他盼望下雨的时候能在松树底下捡到蘑菇。除此之外他还网购了一批桃、李、柿子树,想争取在自家地里实现水果自足。
河岸这边种的是樱花。其实按谢遥的想法应该种樱桃,可惜这个朴素的想法被刘青坚决否定了,谢遥只好自己把樱桃种在李树旁边,又帮着刘青在小土坡上栽各种杜鹃。
元宵节后,学校开学,师傅们也都回来了,谢遥便不再管这边。
到三月底,花园已颇具雏形。刚种下去的树还没长叶子,但一场春雨过后,地里的草籽全都发芽了,一眼望去全是茸茸的绿色。春天到了。
屋子里地板墙面已经弄好,开始安装家具。网球场刚刚翻新完,还散发着阵阵的胶味,围网边已经种满了爬藤植物。河边的空地拓宽了一些,铺上防腐木板,微微伸出河岸,安上一把雪白的遮阳伞,是个绝佳的垂钓位置。
石桥两岸,新种的芭蕉、黄菖蒲在雨中舒展。
椭圆形的小岛,一边分割成几块菜地,一块一块全用短栅栏围起来,中间铺了石板路,下雨天走上去也不怕溅上泥水。另一边搭了凉棚,凉棚顶用茅草盖住,颇得几分野趣。棚下的长椅做平常休息用。旁边是两间白墙小屋,一间用来放工具,另一间准备以后养鸡养鸭。
谢遥听从刘青建议,聘了她推荐的一个园艺工人老潘来给他看大门顺便打理园子。老潘也是个不爱说话的性格,但做起事来非常用心。待到六、七月,园子里的花木已井然有序,岛上的菜园也郁郁葱葱了。
整个暑假谢遥都住在这边。用了半年多时间,别墅内部终于装好,由于面积太大,每天开窗通风也是一个大工程。
等到开了学,谢遥又不得不专门请了个阿姨来打扫卫生。
今年是大二,功课比上一年稍微宽松,但学校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大多数同学都选择在外面做义工来换学分,谢遥也在本市的义工组织公众号上注册了账号。
很多学生会选择去周围社区捡垃圾,或者去地铁站指路来换学分,比较不费脑。谢遥选了救助动物。在网上找最近的联络点,没想到蓝天花园对面的小区就有一个,是一家宠物诊所。这下好了,不用占用周末时间。他勾选了本周五下午的时间段,就高高兴兴去吃饭了。
周五很快来到。谢遥没花什么功夫就找到了这家名为“瑞光诊所”联络点。
诊所门面不大,推门进去安安静静,只有一个小姑娘坐在前台。谢遥过去轻声问好,说明了来意。小姑娘很和善,让他先填了一张表,并告诉他这一块由赵凡医生负责,不过赵医生正在做手术,让他先在旁边的长椅上稍等。谢遥道了声谢谢,便拿出英语书在一边小声的读起来。
历史系对英语要求不高,不过谢遥基础实在太差,不得不额外花时间去练习。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瞧着外面天已经暗了,前台小姑娘才过来告诉他赵医生做完手术了,让他直接去医生办公室。
谢遥推开里面的那道玻璃门,才发现其实诊所内部还有一个挺大的等候区,有七八个人带着各种宠物看着上面的显示屏。室内开着空调,通风条件不算良好。除了医院惯用的消毒水味外,还散发一种动物特有的气味,让他感到轻微的不舒服。
他快步穿过等候区,按门牌找到赵医生的办公室,敲了敲门。
“请进。”门内有人说。
谢遥推开门,里面的温度比外面还要低一点,气味也很清新很多。一位年轻的医生坐着电脑后面,个子高高,皮肤白皙,面容冷峻,眼镜闪着智慧的光,想必就是赵凡医生。他赶紧把门关上,轻轻舒了一口气,坐在医生对面的椅子上。
赵医生这才抬头看着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问:“喜欢动物?”
谢遥想了一下,实话实说:“没接触过,不知道喜不喜欢。”
大概是这个答案不走寻常路,赵医生又看了他好几眼,才略带讽刺地说:“觉得做这个分数高?”
这个小医生的态度不够友善。
谢遥有点无奈。他以前所有精力都花在养活自己身上了,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跟小动物交流感情,甚至饿得狠了还跟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