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5310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 18 章
A- A+
  “姑娘,可是有什么事?”

    明熙点头,将长话短说,“我来是想问你,我过去……可曾有过面首或者男宠?或者曾与什么男人很亲密过?”

    “什么?”

    就见凌霜一下愣住,“您……有没有……面首……男宠?为何这样问?”

    明熙只好解释道,“就是,我近来时常会梦见一个带着面具的男子,是我的乐师,我还与他……很亲密,可我记忆里却没有此人的影子。”

    “哦,”

    话音才落,却见凌霜立时点起了头,“从前府中确实有一位吹箫的郎君戴着面具,很得您的欢心,您去哪儿都带着他。”

    竟然果真有?!

    明熙忙问道,“那人是哪里来的?叫什么名字?”

    “只记得您唤他‘二郎’,”

    凌霜道,“原本是宫中的乐师,是先帝送给您的。”

    是哥哥送给她的乐师?

    明熙忙凝眉回忆,却发现还是想不起相关的任何事。

    只好又试着问道,“他……身量是不是很高大?”

    凌霜立时点头,“是挺高大的,肩宽腰细,身型很是好看。”

    嘶……

    明熙暗吸一口凉气。

    没错,梦里那个人便是如此,肩膀宽阔,前胸还甚是紧实……

    她又试着问道,“那我有没有跟他……同床共枕过?”

    “那必定没有。”

    却见凌霜斩钉截铁的摇头,“您可与那些郡主县主不同,素来洁身自爱,虽然时常带着那位郎君同行,却从未叫他踏足过寝殿。”

    这样么?

    明熙却又忍不住凝眉,“那我为何每每梦见与他……亲热?”

    “这个嘛……”

    却见凌霜脸红起来,“其实我也会做这样的梦。”

    嗯?

    明熙忙看她,“你也会?那……是与谁?”

    凌霜脸红的更甚,“您不认识的,就是……从前建业的一位伶人。”

    伶人?

    明熙挑眉,“怎么从前没听你说过?”

    却见凌霜又叹了口气道,“那都好久以前了,如今早不晓得他去了哪里,是不是还活着……”

    这话正提醒了明熙,忙又问道,“对了,那个吹箫的郎君后来又去哪了?”

    凌霜摇头道,“小的也不晓得,那时正逢国丧,您伤心之余,将府里的乐师都遣散了。”

    说着又奇怪道,“这些事您都忘了?”

    明熙顿了顿,“有些倒是记得。”

    比如眼下说的这桩。

    ——她的父皇虽然沉迷修道,但身体一向还好,哪知四年前却猝然驾崩,叫她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上,她伤心之余,便将府里的乐师全都遣散,去了山中避世。

    养花的手艺,便是那时练成的。

    只是奇怪,为何那个吹箫的“二郎”,在她脑海里一点痕迹都没有?

    犹记得当初醒来后,她的脑间的确曾短暂出现过空白,但随着伤情恢复,大部分记忆也都回来了,唯独这桩。

    难道是因为并不重要?

    不过眼下看来,她并未有与哪个男人发生过不可言说之事,那个梦,就纯属梦而已。

    明熙松了口气,眼看时间不早,与凌霜道了别,又急忙往回走。

    这个时辰,太后应是才梳洗完毕在用早膳,哪知将到寿安宫时才发现,垂花门外有侍卫与肩舆。

    这便意味着,那狗贼萧元彻来了。

    明熙肃正神色踏入院中,只见有宫人正在往殿中传菜,她小心进了茶房,低声问正在里头值守的素萍与青黛,“陛下什么来的?”

    青黛也低声道,“才刚来没多久,今日陛下专程来陪太后用早膳。”

    明熙愈发惊奇。

    想她来到寿安宫也有些日子了,竟是头回见母子二人一起用早膳。

    意外的不只是明熙。

    殿中,太后瞥了眼尚未换下龙袍的萧元彻,叹道,“今儿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陛下怎么有空来陪哀家用早膳了?”

    萧元彻道,“前阵子忙,未能及时陪伴母后,朕心间深感愧疚,母后不计前嫌,还记得朕的口味,昨晚特意叫人送去了鸡汤馄饨,朕今日乃是特意来向母后致谢的。”

    是来谢馄饨,还是茶房那丫头的?

    太后心间哼笑一下,只道,“陛下早起上朝,也该饿了,快些吃罢。”

    萧元彻应是,母子二人便开始用膳,一时间,殿中仅有轻微的杯碟声。

    一阵过后,早膳用完,宫人们撤走碗碟,殿中清净下来。

    太后道,“眼下只有哀家与陛下两个,就不必再说什么虚言了,哀家正有一事想跟陛下谈谈。哀家知道,陛下看中了念贞,经过这些时日观察,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