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
但背诵跟默写是两回事。
会背,不一定能写出来的。
郑勋笃定,纪霆四书肯定没有背全。
可备考堂的四个人,却是绝对背完了的,而且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比到最后,就看他们谁背的全,谁学的文章多。
纪小四小五看看他,反而坐到一边,悠闲道:“那就等等看呗。”
也是这会,他俩让书童去跟家里回话,让家里不用担心,三哥哥会给家里一个惊喜!
考场内只剩四个人。
九点进考场,如今下午一点钟。
备考堂其中一个人擦擦头上的汗,这并非热出来的汗,而是虚汗。
常年在室内读书,他体力本就一般,现在连续写了两个半时辰,实在有些扛不住了。
他看看其他人,按照写字的速度,《大学》《论语》大家应该都默完了。
现在写的,必然是字数最多的《孟子》,这本一共三万四千六百多字,比前两本加起来都多。
也就是说,如果继续比下去,那下午就是一场拉锯战。
一下午的时间,都要默这本孟子。
对所有人的耐心跟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按照以往的情况来看,博学馆的选拔不至于如此残酷。
毕竟名额有五个,考场只剩下他们四个的时候,就证明他们都全都有了资格,不用再默了。
可今年不同,毕竟有赌约在。
他们四个人,势必要分个高下的。
准确说,是纪霆势必要超过他们,如果他们直接退出,那就是把第一拱手相让。
这学生叫苦不迭。
现在的少年人,心性着实不一般。
按他自己想的,其实也不必再比了。
但备考堂的三个人,吃用都是郑家给的,不能不给这个面子。
三人早就心中说过无数次抱歉。
所以整理好思绪,继续默《孟子》。
三个时辰过去,除去偶尔出恭之外,几个人笔尖没停过。
监考夫子来回查看,见他们默的都没错,自然让考试继续下去。
薛馆长来的时候,考场外面甚至比考场内还要安静。
因为外面的学生都傻眼了。
三个时辰啊!
一口气写三个时辰的字!
监考夫子更证明了,人家四个人默的没有问题,所以可以继续。
这合理吗?!
这四个人是疯子吧。
比到现在,学生们对他们四个只有敬佩。
也算知道,为何人家三个人在备考堂,他们只能在四书堂了。
至于霆哥。
霆哥你是我大哥!!!
你也太牛了啊。
背默一体,难道你背了多少,就会默多少?!
薛馆长一来,大家下意识跟师长打招呼,只见馆长身后的小童提着两个竹篮。
其中一个是给考生的,里面是最寻常大饼,没有什么调味,好在是热乎的。
如果有科举过的书生在这,自然能看出来,这基本是科举必备口粮。
另一个则让学生们口水直流。
隔着竹篮都能闻出来,这是宜孟县最大酒楼里做的吃食,鸡鸭鱼肉珍珠米,样样俱全。
这肯定是给监考夫子的。
等会?!
这两个篮子都要送进去?!
考生们啃大饼喝两百块,夫子吃大鱼大肉品香茗,这心还能静下去吗。
孟子的字数本就多。
这下更烦了啊。
如果是他们的话,估计连滚带爬地出来了。
但考场里四个学生拿到大饼,又闻到夫子们的饭菜,都没什么触动。
备考堂学生考过县试,州试,毕竟有经验。
纪霆虽然也饿,可他经历过什么?
他经历过无数模拟考试,经历过高考啊!
谁家高三的时候,没有饿着肚子读书的经历?
吃个大饼挺好了啊。
四个人在其他学生的注视下,飞快吃过大饼,少少喝了水,然后闭目养神片刻,就立刻开动。
写啊,孟子那么多字呢。
写完之后,还有头疼,最容易出错的中庸等着呢。
备考堂的三个学生,刚开始有些愧疚。
但默到现在,身上的愧疚少了些,平添几分韧劲。
都到这会了,不管他们为什么比,为什么要坚持写。
至少笔下的文章不会骗他们,他们付出的精力也是真实的。
四个人与其说竞争,不如说是互相促进的战友。
在另一种程度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