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53074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 6 章
A- A+
    墨绿色竹节戒尺有棱有角,打在手心生疼。

    不过薛夫子似乎真有“手法”,打完十下之后,手掌红而不肿,竟然还能写字!

    厉害啊。

    这是打出经验了?

    纪霆心里连连感叹,又对上薛夫子不喜的目光。

    纪霆下意识看了眼自己衣服。

    金丝锦袍,上面绣着繁杂的纹样,正是京城最时兴的浮夸风格。

    “夫子,我明日就换身朴素的衣裳。”纪霆抢先一步道!

    果然,薛夫子不再看他,转而说了另一件事。

    “入学考试本在正月十八,你们来得虽晚,考试却不能少。”

    说罢已经有助教过来,带纪霆,纪阳,纪风三兄弟前去考试。

    哦,摸底考试。

    转学生必备。

    等会儿摸底考试?

    纪霆心里一惊,他这底,还能摸吗?

    小四小五也是一脸茫然。

    家里也没说,上学头一日就要考试啊。

    古今中外,哪个学生不怕考试的?

    三个刚挨了打,马上就要考试的同窗,迎来学堂里其他学生的同情目光。

    习惯吧,这就是咱们博学馆。

    考试跟打手心,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考出去的学长说过:“没有被打过手心,没有考过试,那还是博学馆学生吗!不是!”

    但头一天就把两项集齐的,还是很少见。

    尤其是最前头的人。

    那就是纪霆?

    在京城长大,还是京城有名纨绔的纪霆?

    众人目送三人去往小室,这里环境清幽,多是夫子们喝茶的地方。

    这会腾出来用于三人考试。

    考试之前,郝助教先跟三人说了博学馆的情况。

    纪霆只听说过这地方教学严苛,具体情况,还真不知道。

    “博学馆招收五岁到二十二岁童生,考上秀才,又或者年满二十二,就要离开。”

    “博学馆现有三位夫子,一位助教,五十三名学生,按照学问高低,分为三个讲堂。”

    “一为童蒙堂,二为四书堂。”

    “最后是备考堂。”

    听名字便知道其中不同之处。

    今日的摸底考试,便是分班用的。

    纪霆面上带笑,心里则是尴尬笑。

    两个弟弟去哪他不清楚。

    但自己去哪,他很明白!

    完了。

    昨日还说,自己要罩着两个弟弟,如果分不到一个班,还怎么罩啊!

    巳时初开考,半个时辰后交卷,巳时末成绩就能出来。

    差不多等于九点开考,十点交卷,十一点出成绩。

    不愧是严厉出名的博学堂,改卷子的速度都这样快。

    一时间,小室内安静下来。

    只有三个学生翻卷子,做题的声音。

    最上面的郝助教笑眯眯看着大家,眼神不转一瞬。

    纪霆同样在看试卷。

    如今行文习惯,为先上后下,从右到左。

    跟现代的从左到右,一行一行地看,完全是两种感觉。

    再者,没有标点符号,倒是使用句读(dou),小停顿为读,语句较大停顿为句。

    可正规的书籍,一般不喜标注句读,为的就是让读书人自己读,什么时候读顺了,也就读成了。

    正是那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错,文人雅客兴致确实极高。

    看他纪霆看不懂啊。

    只见试卷上写着几行字,让答题者默出下面的内容。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考生顺着往下写,能默出多少,算多少。

    纪霆看得出来,这出自蒙童必读的《三字经》。

    他能背出个大半,可是背归背,要是写出来,那是两回事。

    这是不是有点为难理科生了?

    默写到最后,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时,纪霆已经满头大汗。

    默完最基础的三字经后,接着便是《千字文》,然后是《明贤集》。

    剩下的?

    剩下的他都不知道出自哪!

    还怎么默啊!

    古代的小朋友,也有这么多书要的吗?!

    写到最后,还有两道大题,纪霆看清是《大学》《论语》的内容。

    相比古代蒙童读物,这两本的默写还是比较顺畅的。

    “时间到。”郝助教开口,“可以把试卷交上来了。”

    纪家三兄弟挨个去交卷子,走出小室,只听小四松口气道:“本来以为博学馆的考试极难,没想到也还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