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52290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王陵的主意
A- A+
守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等嬴政“犯罪”既遂了才出现,抓了现行。不久宗室就得到了消息。值守太可疑了。

    廷尉摇头。“某无能。”

    吕不韦说:“稳住他们,慢慢审。”

    子楚忧虑:“只怕宗室耐心不多。”

    ***

    回到家中,吕不韦换下朝服,冷水洁面,强令自己打起精神。

    家仆来报:“王将军来了。”

    “哪位王将军?”

    “王陵。”

    “快请!”

    故人。当初,秦军围困邯郸,吕不韦和子楚逃出邯郸,投奔王陵将军大营,是王陵亲自接待,亲自挑选心腹士兵护送他们回秦国,这份天大的人情,吕不韦和子楚没有忘记。正好到了要还的时候。

    当年,秦昭襄王决心攻下邯郸灭了赵国,派王陵为将。令人失望的是,王陵连战连败,不仅折了昭襄王的面子,还搭上了许多秦军的性命。昭襄王恼羞成怒,以王龁换掉了王陵。王陵一回到咸阳就丢了官爵,降为庶人。他虽委屈,却不敢怨恨。秦律即是如此,打了败仗,就要受罚。

    昭襄王薨逝,安国君即位,子楚被立为太子,赋闲已久的王陵嗅到了味儿,自己的机会来了。就在他与新贵吕不韦刚刚联络上,未及表明心迹,安国君又殁了。

    子楚又开始料理父亲的丧事,此时尚在丧期,不便起复前朝官员。然而谋事赶早不赶晚,王陵决定来吕府投石问路。

    都是千年的狐狸,两杯酒下肚,彼此心照不宣,王陵十分满意,自己当年太英明了,举手之劳,竟为今日铺了条康庄大道。喜上心来,再举杯为吕不韦祝寿。

    吕不韦面上挂笑,王陵却看出来笑得很勉强,多问了几句,“吕兄可是为太子之事烦恼?”

    吕不韦微微变色。他是怎么知道的?

    王陵坦坦荡荡,“我与奉常是五服内的姻亲。常言道,没有不透风的墙。吕兄不必耿耿于怀。”

    吕不韦色缓,叹息道:“我是替大王发愁。王将军不是外人,实不相瞒,大王也知太子犯了错,可到底是亲骨肉,暌违多年,好不容易一家完聚,不忍心责罚。但不责罚又如何服众?”

    王陵附和:“是啊,天底下做父亲的,哪有不疼爱儿子的?”

    过了片刻,他眉头耸动,斟酌着措辞:“某是个粗人,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他准是有主意了。吕不韦恭敬向王陵拜揖:“请将军赐教。”

    吕不韦位尊无比,却对一介庶人如此礼敬,难怪能成大事,王陵自叹弗如。他说:“我自触犯军法丢官以来,在家无事,潜心研究律法。秦律,重过往案例,法官审案时,如果遇到为难之处,常常会参考曾发生过的相似案例。”

    吕不韦有几分明白了,王陵是说,以往也有类似情况。“请将军明示,不韦洗耳恭听。”

    王陵不再铺垫,直言:“秦律是谁定的?商君。他判过的案子,后人是不是要奉为圭臬?吕兄应当听过,惠文王为太子时,触犯了律法,商君是如何惩治他的?”

    吕不韦当然知道,太子犯法,商君拿他的两位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开了刀。

    太子的老师……吕不韦问:“将军之意,吕某应代为受过?”

    王陵笑:“听说太子还有一位老师,太子正是因为那位老师才犯了过失。”

    吕不韦眼皮抖了抖。

    ***

    孟弋安坐家中,浑然不知自己莫名其妙卷入了漩涡。

    宫中封锁了消息,半点风声都没传出来。

    吕家家奴登门邀请时,她正在做最后的纠结,要不要收下那对自请为奴的少男少女。

    正是在街上偷了她钱的那对姊弟,她现在晓得了,少女叫椿,因为落草的时候父亲正举着镰刀够椿芽;少男叫梁,他生下来时家里的新房正在上梁。那时孟弋急着回家,又被少女赔钱的举动弄得哭笑不得,没追究他们,看他们可怜,还把夺回来的钱施给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对姊弟如此有心机。

    少女心眼多,听见孟弋被喊做“夫人”,瞬间明了她是有身份的人。有身份,有钱,还有点善心,如果跟了她,起码有口饭吃,不用冒着被打死的风险当贼。

    姊弟二人一路追着孟弋的车追到了她家,在墙外苦苦等待,一直等到天黑,她出门送一位尊贵的客人。机不可失,她也不怕被当成歹人,勇敢地冲上前,恳请自卖为奴。

    孟弋拒绝了。这个少女太机灵了,让人不放心。何况又是十成的陌生人,更不能用。

    但是她很执拗,长跪不起。

    看看天色已晚,强行赶走她们,又唯恐出事。孟弋心软的毛病又犯了,允许她们在门房借宿一晚,明日再作论处。

    住了一晚,姊弟俩更坚定了,不走,打死也不走。孟弋头痛,不能轻易做好人。

    椿磕头:“你不买我们,我们只有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