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二绝景:四月桃花源,八月风竹山。而近来位列江南第三的忘川酆都之秀地,也终于出了这么个称得上与前二者并肩的美郎君。”
酆都大街熙攘,折扇随风哗一声展开,醒木拍堂,说书人摇动折扇,缓缓道来:
“不必我多言,各位也猜得到我要说的是谁了。前有武陵桃花源的桃花公子苏尚臻名扬天下,后有蜀东风竹山庄的摇风君子何晏书美誉贯耳,而今,又有行止端方的美郎君踏月散人为人间证道,民间有此三人,何愁天下不正,何愁妖女不除!”
台下不知何时静静竖了一位面遮素帷帐的女子。身段纤细柔美,姿态却随性自然,懒懒靠在茶摊和长衫人的遮阳棚边,在人来人往中潇洒逸致惹人注目。那人抬手打断长衫:“等等。摇风君子何晏书我知道,蜀东新任主君嘛。可这桃花公子是哪位?”
长衫人摸了摸花白胡须,惑道:“这位……呃,姑娘。照理说实属不应当啊,你一介女儿家,不应当对这桃花公子没有听闻啊。”
白衣女子沉吟,“确实也算听过,不过所闻不多。”
曾在在花月话本里管中窥豹,得知是一位风花雪月的贵公子罢了。
有多贵?要多贵有多贵。
她要了一壶茶,坐定。
醒木开场,今天应这位女公子的情,不讲踏月散人,讲的是武陵桃花公子的故事。
“忘川酆都有名门苏氏,望族第三。家有三子:长公子苏尚昀,桃花公子苏尚臻位列其二,三公子便是如今的苏家主君,苏尚钦了。
长公子初时美名在外,论嫡论长论贤无出其右,只是天妒英才,酆都在立长公子为少君后不久,竟早逝了。而彼时的桃花公子已拜入了武陵的桃花源门下学医,传闻是苏家长公子早逝,主君又疼爱三公子。二公子不想与亲弟弟因争权有损兄弟感情,便拜入了武陵门下学医,为闭门大弟子。
当时的武陵主君对这大弟子宠爱非常,几乎是倾囊相授才有了苏二公子如今的能力与地位。武陵主君后来仙逝,临终前更是将长老之位托付给苏二公子,可见其信任。
如今,桃花公子妙手名满江南,多少疑难杂症神鬼邪气,经苏公子之手,尽数好转,说是神医也不为过啊。而出身苏家的苏公子,自小精通各类剑术,有一次在武陵的桃花林中以长剑引桃花的惊鸿一舞,便得一美名:桃花公子。”
这便是,桃花公子一名的由来了。
忽而,脑中好像忆起了一阵桃花酒的香气。香味久远极了,如梦如幻从指尖流过但难以抓住,是炽烈的阳光和浓郁鲜艳的桃花酒的香气,以及撩然不尽的春风。
啊不,恍然之间的恍然,似乎不是脑中,脑中遥远的香气袭卷到了现实——是她身边站了一个人。
侧眼去瞧,那人着一身白衣布料却精细,看样子似乎并不是寻常人家的公子,彼时二人四目相对,那人正低头看她。
身姿高挑腰身挺拔,虽说看不清面庞,却总是让她想起风月话本中的公子,凛然的贵气扑面而来。
那人腰间垂了一枚油亮的翠玉坠,绑着修长的红流苏,在一身白衣里显出了几分仙风。
同她一样,那人也扣了一顶帷帐,身影纤瘦却不孱弱,身有桃花和药草异香。是她刚刚闻到的浓郁的香气。
那人上来作礼了。
“姑娘,幸会。”
周围客满,只剩她身边还有个空座。那人便在她身边坐定,也要了一壶茶。
堂上讲桃花公子的往事,她尚未听得进,目光已经全然被眼前这位与她一样装扮的公子吸引去了。
隔着两道帷幕,她也能察觉的出,对方也在看着她。不知是不是春风让目光变得温柔恬静,她正望着那人隐约的的面孔出神,那人硬质沉沉的声音却率先向她开口:“这位女公子,你也喜欢桃花公子吗?”
思绪回笼:“不算喜欢,没听过,听个新鲜罢了。”
那公子朗朗笑了:“大名鼎鼎的桃花公子都没听过?姑娘还真是特别呢。”
“公子说笑了,这位桃花公子能够人见人爱才是特别,毕竟众口难调,比如在下。”
两道帷帐下,那白衣公子明明没有再接下文,却莫名觉得他笑意更甚了。她意识到方才的冒犯,赶紧灌了一口茶。
“这位公子,看样子你好像很了解这位苏家的二公子?”她问。
“自然是知道一些。”公子笑道。
“那你说,”她拎着茶杯若有所思望着滔滔不绝的长衫人:“按理来讲这么一个家世模样处处挑不出错来的人,自然是不乏门当户对的大小姐匹配才是?不过似乎我听到的这位公子,还没有成亲?”
他身臂一僵,正要送入口中的茶汤在唇畔愣住。一瞬后又恍若无事发生般,喝茶微笑。
“看来姑娘你还真是不知道啊。桃花公子年少时是有未婚妻的。”
她道:“是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