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45850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刘伯参
A- A+
    “算了,”王桂英叫住她,“买的够多了,先吃着吧。”

    “哦。”

    小葱做错了事,低着脑袋。

    “花了多少钱?”

    小葱掰着手指一一道来:“猪肉250文一斤,排骨重四斤三两,按四斤算,收一枚银元。羊腿肉200文一斤,一条羊腿五斤二两,按五斤算,共一枚银元。牛里脊一斤300文,我买的少,只有两斤多点,算600文,一共是两元600文。”

    她掏出剩下的钱,王桂英看也没看:“不用,你留着。”

    小葱把剩下几枚铜元收了。

    刘珉之叹气,张婶一块豆腐才卖五文,一斤猪肉顶几板豆腐,普通人家怕是吃不起肉的。

    王桂英下令:“回去吧。”

    刘珉之一愣:“不用买素菜吗?光吃肉?”

    “素菜早上买过了,早市比晚市新鲜。开肉铺的背后都有大主顾,这家铺子是供县公署的,每天都是这个点杀猪羊,再装车运到县衙食堂,所以我们也这个点来买。”

    刘珉之倒是第一次听说:“怪不得。”

    小葱心情好了,觉得不成器的不止她一个:“二少爷哪里知道这些。”

    王桂英瞪她:“没规矩。”

    小葱缩起肩膀。

    三人坐人力车回府,刘伯参上今日放值的早,正和老太太在园子里晒太阳。见他们一同回来,刘伯参斜眼一瞥。

    老太太欢喜的很,拄拐来摸两人的手:“好,好,瞧见你们夫妻俩感情好,我就放心了。”

    刘珉之听到这话,身上痒的厉害。

    刘伯参没往这边看,老太太又小声道:“客房不许睡了,早点给我生个大胖孙子,知不知道?”

    王桂英红了脸:“娘,我知道的。”

    刘珉之心里咯噔一声。

    他倒是省了被催婚这一步,直接被催育了。

    “说起来。”

    刘伯参忽然起了话头,他一说话,众人都要看他。

    老人家不紧不慢地,开口就要将事情定下:“当日桂英过门,是事从权宜,草草就办了。如今珉之回来了,得补办一场。”

    “爹!”

    刘珉之真慌了。

    刘伯参瞪眼:“爹什么爹?”

    “我……我不想办。”

    “你说不办就不办?咱们刘家多久没热闹过了?”

    王桂英急忙打圆场:“爹,我过了门拜了祖宗的,没必要再费那个钱。”

    刘珉之接话:“就是,外头到处在打战,财不外露啊爹。”

    “咳、咳。”

    刘珉之忙去帮他拍背,他越咳越凶。

    “你翅膀硬了,不想要这个家了,是不是?”

    怎么把话拐到这儿来了。

    刘珉之不敢回嘴。

    “哼。”

    刘伯参打开他的手,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

    “这是?”

    刘伯参丢到地上。

    “山西来的信,找你的。”

    刘珉之捡起来一看信封,大喜,上面赫然写着山西晋华制造厂沈承枢寄。

    沈承枢是山西人,是与他同在法国留学的好友。山西自民国二十一年以来,大力发展“造业救国”、“自强救国”,短短几年,铁路、银行、冶金、化工兵器都在急速发展。沈承枢家里有几个制造厂,造些肥皂、蜡烛、五金之类的商品,规模不大不小。沈承枢少年志气,打算毕业回国继承家业,立马革新自动机械化,在山西制造业打响名号。

    他这封信,正是邀请刘珉之与他一起大展拳脚。

    只是,信已被拆过了。

    “你要去山西的事,怎么不跟我说?”

    刘伯参神色不悦,刘珉之小心翼翼地回话。

    “还没来得及。”

    “胡说!”

    刘珉之啪嗒一声跪倒在地,刘伯参嘭嘭敲着手杖,犹不过瘾,往刘珉之脑袋上来了两下,用的还是刘珉之从法国带回来作礼物的那根西式手杖。

    老太太心疼了:“好好讲话,和孩子置什么气?”

    刘伯参瞪她:“这没你们女人的事儿!你们俩进去。”

    老太太叹气,王桂英扶她走了,剩下父子二人在庭中。

    “爹。”

    刘珉之瞥他。

    “你还认我这个爹?”

    刘珉之挪着膝盖,跪行到他身侧,帮他捶腿:“您这就是在说笑话了,您是我爹,这可比溥仪坐皇帝老子的位置稳当多了。”

    刘伯参噗嗤笑了,笑着笑着又咳嗽起来。

    刘珉之轻轻顺他的背:“爹,您身子不好就在家呆着,□□也没什么要紧事,天天去太累了。”

    “我呀,也去不了几次喽。”

    刘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