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海是笨,可他用功。
他定定瞅着辅助线,冥思苦想。终于,双眸一亮,“小江师姐!我能看懂黑色那条,它把它们分隔成两个相似图形。”
江陵满意,“不错。”
“真的吗?”,韩四海小心翼翼地瞅着江陵侧脸。
江陵郑重点头。
原以为他和柳斯斯一样笨,啥都看不懂,没想到还能看懂那条相对简单的辅助线,勉强算是有一定基础。应是孺子可教吧。
之后的授课过程还算顺利。
江陵在草稿纸上画出三个三角形,传授韩四海10条辅助线画法,再升级为平行四边形辅助线画法。
韩四海学得认真、艰难、漫长。
等他彻底掌握辅助线画法,并独自解出最后一道大题时,已过去40分钟。
“咚咚咚”,陈国庆推门而入,双手各拿着一罐冰可乐,“怎么样?我就说他笨吧?!”
韩四海垂头盯着数学试卷,白皙脖颈泛起一丝红晕。
江陵接过可乐,拧开易拉罐,喝了一口,挑眉,“还行,没那么笨,比你强一点。”
“……”,陈国庆满眼愤怒。
江陵拧开第二瓶可乐,递到韩四海身前,“喝吧。”
韩四海唇角一弯,眼眸亮亮,白皙干净的手指握起易拉罐,圆润粉嫩的指腹轻轻磨磋着红色铁皮,感受她遗留的温度。
江陵瞥着陈国庆,“你还不走?我们还要上课。”
我们?韩四海白皙面颊微微泛红,宛若一朵含苞待放的淡粉色蔷薇花。
时间一晃而逝,江陵把方程组知识点讲透时,距离下课只剩20分钟时间。
韩四海飞速解开倒数第二道大题,再向江陵请教试卷正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
…
墙上时钟显示时间为8:00。
江陵毫不留情地起身,大力拉开书房门,走到客厅沙发前,轻瞥正在看电视的陈国庆,“付钱。”
陈国庆取出事先准备好的2000元,交到江陵手中。
江陵唇角上扬,将钱踹进黑色裤兜。
“小江师姐——”,韩四海冲到江陵身前,双眸急切又羞涩,“下次课什么时间?我还有四道物理题不会。”
江陵仰头望着他渴求知识的俊脸,心情大好,“明天要返校,后天吧。”
*
返校日。
江陵走进教室,耳畔响起铺天盖地的掌声,班主任王铁人捧着一束大红牡丹花走到她身前,“我代表全班同学,恭喜江陵同学斩获全省高考状元桂冠。”
江陵接过牡丹花。
掌声更为热烈,同学们露出比牡丹花还漂亮的笑容。
江陵垂眸望着牡丹花,心间涌起阵阵酸涩。
洛川产牡丹,可牡丹花期已过,怀中这牡丹又从何处而来?还开得这般明艳动人。
江陵抱着牡丹花,迎着一张张笑脸,伴着经久不息的掌声,一步步走回自己座位。
她生来天资聪颖,可这一路旅途,还是略有艰辛。
哪怕主科成绩耀眼,但转入文科班后的第一次考试,也只取得全市第198名的成绩。
后来,她一路攀爬,大多是快速爬,偶尔是慢慢爬,等到今年五月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时,已然爬到全市第五名位置。
全市第五名又怎样?
不过是全省50-100名次。
按此成绩,她断然无法考进燕大考古系。
幸而,她进步神速,于20天后的高考出色发挥。
学校比她先一步知道高考分数,当她得知自己是全省高考状元时,市教育局长已赶至母校洛川一中祝贺,全市各大中小学皆挂起大红色横幅——热烈祝贺我市江陵同学斩获全省高考文科状元桂冠。
同学都唤她江神,可她不是神,她是人。
她也有无能为力之事,她也有解不出的题、考不到的分数。
高考前三晚,她还在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思考若今年考不上燕大,是复读一年,还是退一步去江南的京大或是东北的吉大。
可皇天不负苦心人,柳暗花明又一村。
江陵走到教室最后一排,将牡丹花放到课桌上,拉开黄色座椅,缓缓坐下。
掌声愈来愈小,同学纷纷回眸望着黑板,准备迎接高中阶段的最后一节课。
本节课只有一项内容——填报志愿。
班上同学大多在600分以上,只6人是580分左右,人人皆能考进不错的211大学。
众人争先恐后地表达对未来的畅想。
“王老师,我想当大律师。”
“我要去中传,以后去电视台当记者。”
“我要学法语,四年后去巴黎。”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