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4456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人上人犹有人上人
A- A+
怎么这副表情?莫非你还记挂着你那狠心的生父不成!”

    “不是……”

    李稚盈摇了摇头:“可我曾在金陵街头当众说过,我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儿子,这样也改得成吗?”

    “那又如何,”司徒询淡淡道,“就算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你生父,可在礼法上,你们一星半点关系都不会有。”

    李稚盈把那户帖拿到手里,逐字逐句读过,又问:“会稽李氏和姑苏李氏并不同宗,李公若要收嗣子,姑苏那边应当有更合适的人选,我非亲非故,他们也肯答应吗?”

    常乐公主不以为然,挑眉道:“这是本宫的旨意,他们有几个胆子阻拦?”

    她瞧着李稚盈,就见对方沉默良久,严肃地叹了口气,感慨道:“权势,真是个好东西。”

    这句童言童语逗乐了常乐公主,她忍俊不禁道:“这才哪儿到哪儿?真正的权势你还没见识到呢!小人家家休要多想,我这公主的名头虽只在某些人眼里值钱,但区区一个你,还是庇护得了的。”

    李稚盈应景地笑了一下。

    他说不感激是假的,古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结构森严,就在今天之前,他还以为哪怕李守中不认他,他也摆脱不了这层父子名分,必得跟他斗争到底、至死方休了,这么一想,常乐公主的神来之笔说是又救了他一回也不为过。

    然而这次是权势为他所用,可下次、下下次……常乐公主也有力不能及的时候,或者说当她和自己意见相悖,这份权势的滋味恐怕就不是那么好消受了。

    郑嬷嬷进来道:“殿下,车马已备好,可以出发了。”

    常乐公主本是专门带李稚盈去金陵书院的,送户帖才是顺路,闻言吩咐培风:“把你主子户帖收好。”然后就招呼李稚盈要走。

    司徒询送他们上马车——因为身世的缘故,他素来深居简出,在和李稚盈认识的这几个月里一步都没有踏出过庄子。按照设定,李稚盈对这背后的原因是毫不知情的,所以坐进马车后还故意问了他一句:“你不跟我们一起去吗?”

    司徒询果然找理由拒绝了:“最近暑热,我就不出门了,省得回头出汗遇风,再病上一场。”

    “呸呸呸!这话是能说着玩的吗?”常乐公主对“病”字堪称闻之色变,立马要他把这晦气话呸出去。司徒询听话地照做了,还虚空拜了拜菩萨佛祖,常乐仍不放心,如临大敌地让郑嬷嬷和图南把他送回了屋。

    但李稚盈的话终究给常乐公主带来了触动,后面的车程她心事重重,犹豫地询问李稚盈道:“盈哥儿,依你看,我是不是不该对询哥儿管束得那么严?以他的身体,出来走一走,许是也不妨事吧?”

    常乐公主虚心求教,李稚盈却不好答。

    据他所见,常乐公主实际拥有的权力远没有表现出来的多——她在金陵城中是有公主府的,司徒询碍于私生子的名声不能住甄家,还住不了公主府吗?可常乐公主偏不,宁愿自己带着女儿一趟趟地跑过来,也不把司徒询接去身边。

    以母就子,这可与此世的伦理纲常大不相符。想来常乐公主的诸多产业中,唯有这个庄子,是仅有的能将甄家的势力排除在外的地方了。

    甄家究竟想从司徒询身上得到什么呢?

    若说只是苟在江南,等义忠亲王造反一事时过境迁,圣人的地位也稳固了,他们就如同高举辛巴的老山魈一样举着司徒询入场,让圣人施舍司徒询一个亲王郡王什么的,他们也跟着沾沾光,这倒好说。

    怕就怕甄贾两府的人白日梦做得太大,盼望着朝中太上皇和皇帝争权两败俱伤,他们就能携四王八公的浩大声势扶司徒询上位,博一个从龙之功,从此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这就不那么美妙了。

    反正目前来看,12号做全职贵女,尚且能出门烧香,踩青赴宴,倒是司徒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养得比正经的大家闺秀还要大家闺秀。

    他是碍于体弱不能出门交际,还是甄家打着让他只能依靠自己的算盘,存心不想让他结交人脉……李稚盈复盘了一下古往今来众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发家史,觉得不能对甄家的良心抱有过多的幻想。

    他没正面回答,反问道:“公主想带询少爷去拜见陆老先生吗?”

    “这……”常乐公主扯着帕子不做声。

    “您是担心甄家那边不乐意吗?”

    顶着常乐公主错愕的目光,李稚盈认真道:“陆老先生海内名儒,人人欲求其门而不得入,公主有这个引荐的机会,却不带甄家的子弟,而是带了我,本就会引起甄家不满。询少爷都九岁了,在我来前他没有朋友,听说一年到头只有祭祀时才能出门,避锋芒也不是这个避法,只有出去,出去了才有活路。”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