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将军。
莫月这才发现给人掐疼了,忙松手道歉。
泽州过去就是江北,曾有户部记载:稻田千里,桑林遍植,盐铁之利,百货骈集、商税之丰,实为朝廷钱袋。
江北有林国败军三万,那是泽州一战之后,连夜逃过去林国禁军,他们口中那位神勇大将军,当今天子的国舅,现在正在俘虏营里,被单独看管。
加上他们的商队部曲,守兵等,总数应该能去到八万往上。
而莫月这边,自从祁州之后,北疆有几个小部落频频来犯,皇帝又把秦飞霓调回了北疆驻守。
长公主力排众议,将许思量拉倒朝堂前面,封赤翎将军,带禁军五万人,从祁州一路打到顺州,这才顺利把莫月抬到幕前,赐封黑锋将军。
她跟许思量配合,从顺州、颍州、云州、越州....一直到现在的泽州,三年接连攻下十三城,大半个林国已经被收入囊中。
莫月算了算,现在有朝廷禁军三万,加上一路编入黑锋军的人员八万,许思量手上的四万,一共有十五万士兵。
就剩下江北和雍京、晏京三地。
其中雍京作为都城,只要拿下来,晏京也基本没什么疑问。
她已经为了那一天的到来做了太多准备,现在仍在计划之中。
而当前要做的,是怎么让百姓度过这一场雪灾,这次的情况,比三年前在祁州的时候更艰难,虽然下雪前就已经下了命令,不准各县镇哄抬粮价,只是没想到大雪封路,连炭也不够,甚至还出现冷死过百人的情况。
等粮商走完,莫月召集了几名将领过来,抬眼扫过几人,“来商量一下,现在都有哪些问题?”
参将关戟抱拳,“将军,常平仓还剩四成粟米,但柴炭不足已经严重不足。”
他们刚拿下这座城就遇上雪灾,如果被有心的人利用,以谣传谣,那才要出大问题。
“炭火的问题,明天应该会有人送上门。”莫月说道。
今天去拿了这几个粮商的藏粮,又有他们的手印在,让全城的人都看看,跟她们作对是有什么后果,晚点再发一份公告,主动捐来物资的,看数量与种类免商税。
“今晚开官仓设粥棚,男十二岁以上,女十三岁以上,每天清雪两个时辰换粮换炭,特殊时期的和孩童老人集中到寺庙避寒,关戟和郑大脚两人亲自盯着,敢克扣一粒米,就地砍头。”
一名老校尉忽然插嘴:“大人,这女人也去扫雪,让别人知道,还以为我宁国男儿...”
莫月撇了他一眼,这人是在云州提上来的,为人虽然古板,但跟李望一样,眼里把百姓放在第一位,又有排兵布阵的能力。
“我宁国男女皆可入学,皆可为官,皆可为将,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不能扫雪?”
郑大脚听着,眼睛也直勾勾盯着他,那老校尉这才感觉到说错话,连连赔着不是。
男的能扫雪换粮,女的为什么不行,又不是少条胳膊少条腿。
“开放学堂和寺庙集中取暖,等明天他们上捐的物资来看,再考虑要不要再熬姜汤发下去。光扫雪还不够,征集牛车拉雪开路,但不能强征,能用粮换的用粮换,不能用粮换的用钱租。”
莫月有些心累,现在手下的都是些武官,对于这些民生大事一时也想不出多好的办法,她就不该心软,想着许思量受伤,留着王晴在岷州照顾她。
把泽州的州牧提出来问,居然出了个拆门板取暖的馊主意,
好在雪下了三天,现在已经差不多停了,现在做好善后工作就行。
扫雪的工作艰难,现在的各种设施又跟不上,全靠着人力跟牛车,好在有粮跟炭领之后,扫雪的队伍壮大了许多,进度也慢慢赶了上来。
等路线清理出来,朝廷那边派过来的司救也到位,其他几个州情况好些,赶着送了不少物资过来,甚至有些百姓也自发组织了一些紧要的东西送来,让莫月一阵感动,好歹是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候。
之前在其他几个州时,莫月做好事坏事全以自己的名义。
那些商人大多是靠着层层关系做起来的生意,莫月一来,把他们经营好几年的关系网全打乱,偏偏她还跟那和阳将军不一样,和阳以和为贵,她生性残暴,又油盐不进,无论是送钱财送地契古董,还是之前有人送她男倌女倌,全被她赶了回来,甚至还把送倌儿的掌柜打了顿狠的,他们恨她得要死。
但另一小部分好好做生意的,却特别喜欢这个将军,她选上来的人,只按流程办事,效率又高,不像之前,这里打点一番,那里打点一番,挣的还不如掏出来的多。
在百姓间的声望更高,其他州府虽然不像祁州,在林国边缘日子穷苦,但也好不到哪里去,赋税年年高,从前朝的九月收田税人头税,到后来田税,人头税还加上了粮税,从九月份一直往前推,甚至推到了年前。
前朝虽然荒唐,但还能吃上一口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