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4316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返长安
A- A+
中书门下这一手,那奏表何时能摆到紫宸殿的案头去。

    不过她就快要知晓是谁不想让她回去了。

    长公主三年来明里暗里传回长安无数书信,不说对京中情形了如指掌,也与她所料不差,她要回京的消息如石子投湖泛起阵阵涟漪。

    楚侍郎虽为新贵,但不敢擅专,齐中书也有自己的盘算,但他们二人,呈报圣人后,做了个完全一致的决定。

    入宫觐见了自家的娘娘。

    齐中书拜见太后,而楚侍郎求见楚妃。

    圣人爱重,楚妃所居承欢殿,雕梁画栋,椒墙朱柱,金雕玉砌迷人眼,楚侍郎快步入内,无暇他顾,匆匆将长公主归京之事告知。

    楚兰荪柳眉微蹙,白花缬绿绢裙衬她扶风美态,我见犹怜,瞧着如附木女萝,开口却比楚侍郎稳得住,“这便答应回来了?看来鄯州三年,将公主的脾性消磨了不少,早晚都是要回来的,如今我楚家已经站稳脚跟,倒也不怕她再发难。”

    楚侍郎仍旧忧心忡忡,自觉已经看得长远,他低声道:“话虽如此,可她背后还有太后和齐家,还是不得不防。”

    楚妃打断他,板了脸道:“阿兄,长公主当年因何事离京天下皆知,她若在途中有个三长两短,天下皆会疑心于我,便是圣人不疑,也堵不住悠悠众口,彼时你在朝中只怕也不会好过。”

    楚侍郎踌躇起来,他这侍郎之位,得来不正,本就不被同僚待见,若是真如楚妃所言,那的确更加棘手,但又实在舍不得这样的好机会,试探道:“那你的意思是——”

    楚妃耐着性子,但不容置疑道:“楚家非但不能出手,还要尽可能地低调行事,你回去也嘱咐好阿姐,不准她在长安张扬。”

    楚侍郎有些不甘,但楚家一门兴盛,皆系楚妃一身,只能听之。

    楚侍郎行至宫门,恰巧与齐中书相遇,楚侍郎行礼问安,齐中书四平八稳,只随意点了个头,但不难看出,他此刻心情不错。

    先帝在时,最是宠爱嫡幼女,越制赏赐不知凡几。当今圣人,本也不遑多让,只是出了三年前长公主鞭打楚兰荪的事,圣人动了大怒,兄妹二人才生了嫌隙。

    楚侍郎暗自不平,瞧齐中书这模样,怕是已经笃定公主回京便能与圣人修好,接着与齐家互为倚仗了。

    长安赤日炎炎,哪怕是斜阳晚照,等楚侍郎走出宫门上了轿,也已汗湿脊背。

    而在同一片余晖里,长公主一行,已经到了洮潼驿。

    随行仆从忙进忙出的空档里,长公主在指点太子殿下骑术,硬是将人扣在马上,不准他下来。

    太子殿下一张脸晒得红彤彤地,也不敢叫苦喊累,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端正姿势,跑出去又停下来。

    长公主遛马一样遛着太子殿下来回跑,还与他闲聊,“珣儿,洮潼驿这地方,当真有趣,前无村落后无倚靠,一马平川。你说,若有歹人偷袭,姑母是救你,还是救楚王?”

    “姑母!”好不容易不娇气的太子殿下重新把姑母二字咬得柔肠百转,“有句话珣儿这几日一直想问。”

    长公主现下心情尚佳,准许他继续问下去。

    太子殿下从马上翻身下来,一溜小跑到长公主跟前,先捧出来一盒糖莲子,才小声问道:“您与楚王不睦已久,怎的如今却相处如老友?”

    待楚王比待他都要好了。

    太子殿下边说着边朝廊下看去,楚王长身玉立,俨然廊下一景,手捧书卷细读便让周遭人仿佛置身江南水乡之中,连呼吸都恨不得放得更轻,生怕搅乱了这美景。

    长公主也随他一起看过去,和太子倒是没什么好忌讳和隐瞒地,很是诚恳,“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要早知他是这般好皮相,我当初写奏表骂他的时候应该会好好斟酌措辞。他如今是带着圣人的旨意来的,算个特使,总不好针锋相对吧。”

    太子殿下拆台,“姑母,您当初鞭打楚妃的时候,可丝毫不像是会给阿爷面子的样子。”

    长公主更诚恳了,“毕竟咱们还要和楚王相携走上月余,何必闹得太僵。等到了长安,再坑他不迟,反正他自己也清楚,他怕是不太容易回江南道去了。”

    “怎么不容易。”太子殿下拧着眉反驳,“您不是说了,他要是愿意入鹿鸣坊您就帮他,我瞧他求之不得呢 。”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