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43106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003
A- A+
,以后不要再说了。”

    元氏霎时间红了眼,捶胸顿足,满脸的伤心欲绝:“她爹啊,你快看看这个不孝女,她这是要气死我啊!”

    “棠哥儿,走了。”杜五丫在不远处吆喝。

    杜青棠绕过元氏:“来了。”

    走出一段路,杜五丫问:“娘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想爹了,哭两嗓子。”杜青棠没给杜五丫追问的机会,“五姐,回头卖了绣品,记得把银子给我。”

    杜五丫不明所以:“给你作甚?可是要买书?”

    杜青棠:“银子在我手里,娘不敢强要过去。”也就不会落入元家人的兜里了。

    杜五丫有些意动,杜青棠趁热打铁:“咱们手里有了银子,就不必再看元家的脸色。不但我读书有钱,也能改善一下家里的饭食,五姐你太瘦了,得吃点好的补补身子。”

    “那......那好吧。”杜五丫彻底倒戈,抬手摸摸杜青棠的头发,笑得眼睛弯弯,“棠哥儿长大了,知道心疼姐姐了。”

    两人一路疾行,一个时辰后入城,约定好在何时何地碰面,便各奔东西。

    杜青棠来到她以前读书的私塾,前去拜访私塾唯一的教书先生。

    ......

    “你要离开私塾?”李先生得知杜青棠的诉求,很是诧异,“好端端的为何要离开私塾?可是出了什么事?”

    杜青棠轻声道:“家中拮据,无力供给学生继续读书。”

    李先生眉头紧皱,半晌后叹口气:“罢了,你且去吧,六月交的束脩为师也退还给你。”

    杜青棠拱手:“多谢先生。”

    私塾一年的束脩为五两银子,眼下正值十月下旬,一年还未过半,李先生退还给她三两银子。

    “下个月清苑书院对外招考,前五名可获得文房四宝一套,还可免去束脩,你若志在读书,可以去试一试。”

    清苑书院,顾名思义,位于清苑县的书院。

    它是享誉全国的书院之一,山长是先帝时期的大.三.元姚玄。

    姚玄此人少年成名,明明有机会入朝为官,位极人臣,却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成为清苑书院的一名教谕,迄今已有三十二载。

    后来庆元帝登基,因姚玄广受天下读书人的尊崇爱戴,命其为清苑书院的山长。

    书院除了姚玄,还有许多名声在外的教授、教谕,引得各地读书人慕名而来。

    有关清苑书院的信息浮现脑海,杜青棠再次道谢:“多谢先生告知,学生愿意一试。”

    其实她不是因为家中拮据才离开,而是回忆前世,发现这位李先生温吞如水的教学方式不适合自己。

    而且她需要钱去做一件事情。

    离开私塾,杜青棠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

    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房屋,商铺林立,酒旗飘扬,叫卖声抑扬顿挫,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街角的窝棚里躺着一对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男女,饱经风霜的模样像是从外地逃难而来。

    杜青棠用布巾遮住面容,上前道:“我想和你们谈一桩交易。”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