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爷爷奶奶在相互搀扶着,看着妈妈生产的屋子,暗自威胁道:“你要是男娃儿,就省了添置新衣裳,啥都捡着二娃儿不要的穿,你要是妹儿,啥我都给你买新的。”
二哥缠着大哥,说道:“大哥,我好想要妈妈给我生个妹妹。”
大哥将他的手撇开,道:“啥给你生个妹妹,要叫我先叫妹妹。”
千等万等,终于在天快破晓的时候听见屋内传来一声嘹亮的啼哭声。
奶奶脸上有喜色:“听这声音像是个妹儿!”
接生婆打开门走出来,众人纷纷围上前去,问道:“咋样了。”
接生婆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中说道:“母女平安。”
众人皆是一喜,争先恐后地进屋找妈妈和妹妹。爷爷丢了拐杖将襁褓中的妹妹圈在臂弯里,笑的满脸的褶子都皱在一起。
接生婆见他们都围着一个丫头片子喜不自胜的模样,难免有些震惊,她接生过的人家数不胜数,世情见多了,自然知道这农村里的人有多重男轻女,像这样宝贝一个丫头片子的人家 ,在农村属实罕见。
实际上这是这户人家三代之内只见男丁,说起来这还是三代中第一个女孩,也是唯一一个女孩,自然是千宠万爱宝贝得不行。
等到了该给孩子取名的时候,爸妈一拍脑门愁得不行。
两口子都是庄稼人,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哪里知道怎么给女孩起名。
他们只听说给女孩起名很有讲究,不能像给男孩起名一样随便叫铁柱,狗剩。
等到了实在要上户口的时候,派出所窗口里的工作人员看着这两口子问:“孩儿叫啥名儿?”
“你妹儿。”
工作人员一瞪眼,道:“你咋骂人呢?”
两口子急得直挠头,手忙脚乱地解释道:“俺们不是骂人,这孩儿名儿叫李妹儿。”
工作人员恍然大悟,问道:“李媚儿?”
“对,李妹儿。”
“女字旁的媚?”
两口子你瞅我我瞅你,然后点头道:“对,女字旁的妹。”
于是,她的名字就这么着落下来了。
不过,李媚儿也没辜负这个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逐渐长开了,小小年纪的便出落得有了几分娇媚的模样,细细的眉儿搭配大大的眼儿,白白的脸儿搭配红红的嘴儿。
村里的庄稼汉看了都难免打趣她爸爸一句“你这女儿一双眼睛葡萄似的,圆溜溜的看着可乖”。
这时,爸妈就会挠头傻笑,生了个好女儿,心里得意得不行了。
媚儿不仅长得招人,性格也讨喜,从小被家里两个哥哥捧在手心里长大,家里家务农活都舍不得让她干,闯了祸爹娘也舍不得责怪,再不济还有爷奶兜底。渐渐的,媚儿被养的性格活泼又好动,见谁都不胆怯,在村里和谁都能说得上话。
转眼间到了媚儿该上学的时候了,爸妈把田里的庄稼都歇了,带着几个孩子去县城租了个房,妈妈在周边找了个餐馆干活,爸爸则是和朋友去工地上干着,废了老劲儿终于把孩子送进城里的小学。
二哥抱怨道:“当初我和大哥要上学的时候,爸妈怎么就这么放心把我们丢在村里的学校。”
还不等爸妈开口,大哥便骂他道:“你和妹儿能一样吗?沾了妹儿的光还卖乖。”
这话不假,爸妈养媚儿比养他们俩精细多了。
媚儿也没让爸妈失望,刚入学就当了班长,她性格开朗聪明,学啥都快,见了老师也不害怕,学校老师同学也欢迎她,喜欢和她玩。
媚儿每天回到家和爸妈讲学校里的趣事儿,无非就是哪个老师又夸她了,今天又在学校交到新朋友了。她讲得神采奕奕,他们听了,也跟着一块儿骄傲。
第一个学期结束,往家里拿了不少奖状,爸妈把奖状贴在墙上,打心眼里得意这个女儿。
邻居来串门了看着满墙的奖状,也难免夸一句“真是养了个好女儿”。
爸爸对于这个喜欢得不行的女儿向来是不舍得藏的,每回工友来家里吃饭喝酒,喝的尽兴了就开始吹牛:
“我给你们说,我这辈子的福气,全用来换这个女儿了,看——”他指着满墙的奖状,脸上意气风发,道“这些,都是我女儿在学校得来的,羡慕吧,羡慕也没用。”
往往说到这个时候,他就要把在房间写作的媚儿叫出来,“妹儿,出来给你几个叔叔见见。
媚儿乖巧地走出房间,到餐桌前甜甜地问好,“叔叔们好。”
要不怎么说女儿招人疼,这几个工友见了媚儿也是喜欢得不得了。其中一个叔叔从兜里掏出二百块钱硬要塞给媚儿。
“拿着,就当你□□叔给你买糖吃。”□□张罗着便要把钱塞进她手里。这些常年在工地干活的粗汉子手劲儿大得不行,媚儿压根推辞不开。
“快谢谢你彪叔。”她爸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