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40866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六章
A- A+
    这边钟晰送完鱼,喝过羡予的奶茶后,主仆二人回到抚兰溪边,钟晰亲自拎起孔安固定在溪边的鱼篓,转身朝回狩场的路走去。

    孔安想接过殿下手中的篓,却被钟晰摆摆手示意不必。篓里的鱼还活蹦着,打湿了钟晰衣袍一片下摆。

    林子里的禁卫权当无事发生一样,复又跟着回了山上。

    刚到行围外,就见一个小太监着急地原地转圈,见路上一行人归来,急匆匆地迎上来行礼:“二殿下!您可算回来了,陛下急着见您,刚叫了一波人下山去寻您呢!”

    “我在抚兰溪钓鱼呢,寻我的人怕是碰巧没遇上。”钟晰晃了晃鱼篓,“陛下有何事?”

    这小太监名辛树,是跟着容德做事的,算作他徒弟。师父平日对二殿下多有恭谨,今日来更是虔敬恂恂,辛树也揣摩着意思,悄声透露了些:“方才有人自称您的侍卫,带着衡州的证据回来了!陛下见了他后便震怒不已,叫了好几个朝臣和大殿下都在清德堂呢。”

    自那日夜宴后,皇帝不愿在山庄和帐篷两边折腾,便一直宿在山庄。清德堂便是正殿,如今当做议事厅来用。

    钟晰不作言语,任由辛树快步引着他去往清德堂。

    甫一入室,竟见皇帝站在堂中,四周跪了好一圈人,朝臣皇子齐聚了。而钟旸一人叩头最深,额头紧贴着地面,肩背都颤抖着,听见有人进来也不敢抬头,惧怖之情溢于言表。

    还不等钟晰行礼,崇安帝厉声问道:“你干什么去了?”

    钟晰跪得端正,声音也不卑不亢徐徐道来:“儿臣午后在抚兰溪,想这溪水清冽,鱼肉想必也甘美,便钓了几尾,可于父皇晚膳添一碗汤羹。”

    钟晰身边正放着他刚拎进来的鱼篓,想来是被内侍急急忙忙就带来了,里面的小鱼不合时宜的蹦跶一下,打破了这一室死寂。

    谁都没想到,他亲自钓的鱼已经送到山下的别院,现在呈给皇帝的这一篮是侍卫钓的。

    崇安帝方才被大儿子的大逆不道气的怒火攻心,片刻后又被二儿子这拳拳孝心一堵,也不知如何发作了,只好把手里的账册扔给钟晰。

    这正是钟晰的死士带过来的下半册,已经和上半册订在了一起。钟晰快速浏览——没什么好看的,这下半册他是上午才交给死士,让他傍晚来演这一场。

    而堂中臣子大多也都于夜宴那晚提前知晓了一二,如今只有钟旸猛然得知事情败露,而父皇已经手握确凿证据,心神惧震,惶惶不安。

    清德堂的门紧闭到了亥时,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伐楚达海和李氏。也有人为钟旸求情,说大皇子年幼,定是被奸人蒙骗。

    钟晰心中冷笑,都十七岁了,还年幼呢。

    钟旸应声膝行至崇安帝身边,哭得涕泗横流,想也不想地就撇清自己和李氏的关系,说那些银子是李氏贺自己生辰送来的,并不知那是民脂民膏。

    崇安帝厌倦了他的哭声,一脚把钟旸踹开了。那可是九十万两!皇帝的万寿节都没见衡州送过这么重的礼。

    钟旸脱力般的伏趴在地上,哪里还有半分天家龙子的傲气。庆贵妃和李清霖都不曾参与此次秋狝,眼下无一人能保他。

    他出身尊贵,是崇安帝的第一子,受尽宠爱。皇后死得早,他母亲庆贵妃实掌六宫之权,从小,身边人待他就比待那个冷脸寡言的钟晰看重许多。

    庆贵妃是个只知道后宫争宠和陷害的女人,在教养大皇子一事上并没有什么成果,只是一味娇纵着儿子。她想要的后宫首位已经得到,她儿子成为储君、登上那至尊之位也是迟早的事。

    崇安帝六子,从年龄上看,钟旸和钟晰是最有可能竞争太子之位的人。

    而钟晰从小就不受父皇喜欢,崇安帝登基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次子都是不闻不问。处境的差异和母妃、宫人的耳濡目染给了钟旸很大的自信,认为太子父皇迟早立母妃为后,太子之位也非自己莫属。

    母子俩一脉相承,都对自己的将来的成功莫名自信。

    他没什么脑子,说好听点是被宠坏的,说难听点就是蠢。偶尔见一次的舅舅说的那些难懂的劝谏之言哪有时时陪着自己的宫人说的好听,该听谁的钟旸自有分辨。

    李清霖是李氏这一片歹竹里难得的好笋,他虽掌控兵部引得皇帝忌惮,但确是能臣。他教导钟旸要做有德之人,也希望他将来能成为有德之君,不曾想贵妃和家族对大皇子的溺爱和谀承是如此深的泥潭。

    钟晰离开衡州时走的隐蔽,他从楚达海府上拿到账册后就一直称病,争取了两日赶路的时间。

    楚达海知道账册遗失后甚至都不敢告知李氏,李氏那厢逼问半天才知晓账册极有可能已被二皇子带走,只好排出一队死士去拦截。众人揪了数日的头发,才肯另派一人去容都通知李清霖。

    只是拦截未果又成追杀,旧罪未解又新添残害皇子一罪。李清霖收到衡州信件时连火都忘了发,游魂一样站在廊下看着惨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