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36554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南海故人
A- A+
拉记得陈民生的手,宽大、粗糙,哪怕做了好几年斯文的绅士,手上依旧有茧子,但那手很暖,罗拉还记得那手轻抚她时的触感。

    现在,那手的温度,似乎蔓延到她的心上了。

    罗拉笑了下,又仔仔细细地再去看那些介绍他的文字。

    张嘉华陪在她的身旁,也去看那些文字,她大概地浏览了一遍,和自己在网络上看到的进行对比,大致不差。

    陈民生,一九〇八年出生于晋城,一九一三年与父母逃难至杭城,成为杭城世商罗氏三房长工,曾受罗家罗世襄培养,一九三六年从英国留学回来,抗战爆发后投军。

    介绍上还说,他在投军前便一直暗中援助党的活动,在投军国军前也是先正式入了党,此后便作为党在国军中的暗哨活动,曾多次立功。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主动申请参加抗美援朝,凭借出色的作战能力在战场上多次立功,回国后授予肩章。

    张挂的介绍上,很详细地讲述了陈民生作为军人建功立业的过程,直到他病退至南海养老。

    “真奇怪。”罗拉喃喃道,她看得很认真,几乎每一个字都刻进她的心里。

    “怎么了?”张嘉华问。

    罗拉看向张嘉华的目光有些纳闷,“你看,这上面说他受我爹爹的培养,怎么就没有提起我呢?”

    张嘉华愣了下,介绍上提起罗世襄的时候,在一旁甚至还有一小段文字介绍了他。

    张嘉华往右侧看去,安慰道:“许是还没有提到,还有很多没看呢,我们再仔细看看。”

    罗拉有些晃神地点了点头,接着便往右侧的展示栏走去。

    右侧这边的展览内容,便大都与陈民生的晚年生活有关的了。

    罗拉抬眸去看那些照片,看到陈民生与父母的合照时愣了一下。这照片上的人都有些老了,而且拍摄的时间也是在他父母离开杭城后的。

    看来,所有人都知道你陈民生还活着。

    就她不知道。

    陈民生。

    就她不知道!

    罗拉这样想着,眼眶中的泪水又忍不住落下,她轻轻地拭去,强撑着疲惫又年老的躯体继续往下看。

    右边展示的照片有陈民生在京城定居时的照片,介绍上说是他的弟子探望他的时候拍摄的,又走到大门边的时候,便是他坐在外面的小亭子里拍摄的照片,那上面的陈民生头发已经发白,脸上的皱纹很深,他笑着,但看上去眸中又没有什么笑意。

    最后一张介绍牌上三张照片,一张是他病逝前在医院拍摄的照片,一张是他的遗照,遗照旁还有一棵树的照片,上面说,那是陈民生安葬的地方。

    这客厅很大,陈民生的生平经历记录得很详细,但这里面没有陈民生的婚姻经历介绍,也没有她罗拉的身影。

    张嘉华也发现这个问题了,但她见罗拉没有说话,便也没有主动提起这个话题。

    罗拉深吸了口气,目光转向一旁的张嘉华,“我们再去别的房间看看吧。”

    “好。”

    客厅的旁边有一个小房,是连通一个小天井的饭厅,饭厅里圆桌椅子都有,但被隔离带拦住了,罗拉只能在这隔离带前呆怔地看着。

    饭厅有扇窗户对着小院子,而且正好可以看见那丛长势茂盛的鲜花。

    忽然间,罗拉好像想起些什么——

    “我们要在靠海的地方买间小洋房,不能太大了,我们两个人住小点就好,但院子还是要有的,而且要种很多花。

    “啊,还有,我们的饭厅一定要对着院子里的花,花丛里再立一盏灯,这样到了晚上吃晚餐的时候就会很浪漫。

    “对了,也不能太靠近海,我们能散步去海边就行,太近了人多也烦……”

    “好。”陈民生声音有些哑涩,但又带着宠溺的笑意。

    罗拉还记得,那是她和陈民生来南海湾旅游的第二个晚上,他们在树上看完日落后,接着又回到餐厅吃烛光晚餐,罗拉喝了很多的酒,晚餐结束时她已经有些醉了,但回房后她还是缠着陈民生要做,那是他们做完后罗拉开玩笑似地、天马行空地想象着他们一起定居南海湾的生活。

    从房子到日常活动,想到什么说什么,那过后,罗拉自己都忘了说过的这些事了。

    她忘了,是她说过的,战争结束后,要来南海湾定居,要住在海边,要每天在沙滩上散步。

    那是她喝醉时半真半假的胡话。

    陈民生,原来你把这些也记在心里了。

    可是,你似乎忘了把罗拉带上了。

    罗拉看着那饭厅的窗,看着窗外的花,瘦削的手又忍不住颤抖。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