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36246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大婚
A- A+
    顺昌二十一年,四月初三,宜嫁娶。

    上京城的春日,正是繁花盛开的好时候。

    今天是大庆朝太子霍闻与平乐长公主之女安阳郡主大婚的日子,整个皇城仿佛都被红色笼罩住了,红彤彤的额外喜庆。

    这场大婚不仅朝臣勋贵关注,百姓们也都翘首以盼,所以整个上京城都沉浸在热闹之中,鞭炮与乐声不绝于耳。

    平乐长公主府内,也同样的喜庆热闹。

    前几日的纳征,宫里早早的将皇家的聘礼一一送进了长公主府里,皇太子妃的冠服也被女官护送着送进了卫玖的闺房。

    卫玖换上太子妃制服,在女官和侍女的拥簇下,头戴七尾凤冠,发簪九支金钗并大小玉珠,身着一身庄重又繁复的皇家朝服缓缓走进正堂里,在香案前四拜而跪,低头听着女官宣读册封制书。

    礼毕,卫玖双手接过册书交给一旁的丫鬟,又双手接过代表太子妃身份的金印,也是从今日起,卫玖才算是正式被册封为了太子妃。

    纳征之后,才到了今日的大婚。

    宫里早就派了一众女官过来,虽说太后有意不想太子亲事进行的顺利,可有皇帝和平乐长公主这两尊大佛盯着呢,便是她有心也找不到机会。

    若是寻常人家,女官或许还会拿上几分乔,毕竟就算是太子妃,刚进宫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呼风唤雨的。

    可这位太子妃是卫玖,安阳郡主,那个平乐长公主的女儿,年轻的女官或许不清楚,可那些年长的女官,从前谁不知道平乐长公主是什么脾气秉性的人,敢惹恼了她,凭你是谁,都别想全身而退。

    所以别说拿乔了,女官们反而在安排时都小心翼翼的,一一请示了平乐长公主后才敢吩咐下去,生怕哪里做的出了纰漏,平乐长公主来个秋后算账叫她们吃不了兜着走。

    而卫玖这日天不亮就被叫醒了,其实应该起的更早些的,要祭拜祖宗,但昨晚武安侯早就斩钉截铁的放了话,他说他如今就是卫家第一代,卫言昙与卫玖是第二代,没有祖宗祭拜,有那时间还不如多睡一会儿来的实在。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谁说都会被戳脊梁骨,除了武安侯。

    谁人不知老武安侯当年要杀亲儿子,虎毒还不食子,如今武安侯不认他们,也是活该了。

    所以一大早起来,卫玖只同一家人吃了个早饭。

    往日嘻嘻哈哈的卫言昙今日难得噤了声,只顾着埋头干饭,父子俩一个德行,武安侯自然也是那样,平乐长公主看了看,“今日阿玖大婚,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家办的不是喜事呢。”

    “阿玖啊,要不咱们不嫁了,阿爹养你一辈子。”平乐长公主不说还好,一说武安侯便控制不住情绪了。

    “呜呜呜,阿妹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啊。”卫言昙也不吃饭了,满心的难过。

    平乐长公主眉毛直跳,赶紧拉着卫玖吃完了饭回了她的房里,徒留父子俩大眼瞪小眼的难过着。

    很快,平兰长公主便带着荣梓过来帮忙了,还有宁国公府的几位舅母也都过来帮衬来了,连带着府里几位姑娘。

    看着房里的姑娘们挤成一团,卫玖感慨道:“前些日子还说呢,等二姐姐成亲那日我同阿娘一块过去帮忙,如今我却是比你快了一步,想来下个月添妆就不是随我阿娘去了,该是自己去了。”

    何清洛不知想到了什么,也有些伤感道:“嫁了人好难过啊,明明是自己的家,却一下子成了客。”

    平乐长公主笑着推开门,道:“小丫头们倒是想的挺多,家就是家,爹娘在就是家,到了什么时候都是不会变的。”

    喜娘们跟着进来,姑娘们这才笑闹着行礼离开了,给卫玖留了一个安静的空间梳妆,毕竟,阿玖大婚,一辈子就这么一次,谁都不希望有疏漏。

    喜娘们给卫玖绞面上妆,又由平乐长公主亲自替她梳头,平乐长公主接过丫鬟递来的梳子,一边梳,一边慢慢的说道:“一梳梳到底,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 三梳梳到尾,多子又多福。”

    平乐长公主微微一笑,眼中却是早已泛起了泪花,她从丫鬟手中接过金钗,轻轻插在卫玖的发髻上。

    随后又为她戴上凤冠,七尾凤冠上面镶嵌着无数的宝石与珍珠,璀璨夺目,五行珍珠垂帘落下,分开了镜中人与卫玖的视线。

    随后平乐长公主被先一步搀扶着走了,卫玖坐在梳妆台前,借着镜子看着这个她生活了没多久的房间,其实她真正的闺房在云州,那里到处是她的痕迹,或许在云州的话,这会儿她应该是更伤心的吧。

    等到了吉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卫玖被归云和碧云搀扶着去拜别父母。

    平乐长公主与武安侯坐在厅堂,等卫玖跪下磕头辞别时,平乐长公主眼中含泪,武安侯也是早就忍不住了。

    拜别后便由卫言昙背着卫玖出门了,平乐长公主在身后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