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兵见状暴怒,化作青色冰锥铺天盖地袭来。冰锥如雨点般落下,士兵们纷纷躲避,但冰锥的速度太快,许多士兵还是被击中,瞬间被冰封,土地神已被青色冰锥的法阵困于地下三尺而无法动弹。就在这危急时刻,山下传来诵经声。诵经声悠扬而庄重,如天籁之音,穿透了山林的寂静。一黄帽喇嘛手持白海螺脚踏青松尖,口颂清越之音,螺乘山风之声而至,冰锥竟化作春水,倒映出无数冤魂生前影像。原来这些鬼兵并非真鬼,而是被地脉扭曲的亡魂。当喇嘛诵出亡者姓名时,那些青面獠牙的鬼兵竟渐渐显露出生前的面容,有戍边老卒、有战死新兵、更有被掳为奴的南诏少女。
混战中,周淮发现鬼兵阵眼处立着半截残碑。残碑上布满了青苔,碑文模糊不清,但周淮还是努力辨认出了上面的文字。碑文记载着镇山金蟾的下落。原来金蟾早被移至大理三塔地宫,以镇龙首之脉。根据苍山地脉与龙首关地理的乡野传说,此刻若能将金蟾归位,方能重续地脉。周淮立刻将这一发现告诉了李昭明,李昭明当机立断,命令沐府亲兵连夜奔袭三百里,取回金蟾。
亲兵们在月光下飞奔,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在寅时三刻之前取回金蟾。三百里的路程,他们只用了不到三个时辰。当他们带着金蟾回到虚明洞时,正值寅时三刻,恰是地脉最弱之时。金蟾置入虚明洞的刹那,山体发出龙吟般的轰鸣,鬼兵们化作点点磷火,顺着金蟾口中喷出的白雾升腾而起。磷火在空中汇聚,形成了一道光柱,直冲云霄。光柱中,无数冤魂的身影渐渐清晰,他们向着天空伸出手,仿佛在寻找着什么。最终,这些冤魂化作一道道光芒,融入了天空,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守备周淮在《滇南杂记》中曾有记载:“鬼兵过处,草木皆结冰霜,马匹口鼻喷青烟。”如此惊心动魄的异象,着实令人心生畏惧。
此役过后,鸡足山再无异象。唯虚明洞前立着无名碑,上书“地脉有灵,慎勿妄动”。然而,每逢月圆之夜,仍有樵夫见洞中泛着幽蓝微光,似有无数青衣小鬼在搬运石块。更有老者传言,那金蟾实为山灵所化,当年盗墓贼盗走的,不过是块普通蟾形石。真正的镇山之宝,原是山中生灵的悲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