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3364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吃味
A- A+

    小厮们手持扫帚,正一丝不苟地清扫着前院的石板路。他们的动作利落,将昨夜被风吹落的花瓣枯叶聚拢在一起。

    几名婢女手提水桶,舀水浇灌在娇艳的花丛间。

    顾初禾穿衣洗漱,推门走到院里,抬头瞧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春风和煦,这便是最美好的光景了。

    她脚步轻盈,穿过回廊往东院去,路途中两名婢女朝自己迎面而来,手中的托盘盖着明黄绸缎,那绸缎在日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

    “二位姐姐,这是何物?”,她一个跨步拦住了婢女们的去路,好奇问道。

    “您有所不知,二月初九是侯爷的生辰,陛下专门派了内监来督使我们早些装点侯府,这里面是御赐的宝物,正要送去入库呢。”

    经昨日云翠闹事被罚传开后,侯府里的下人都不敢再轻视顾初禾了,都怕得罪“他”,也被侯爷训斥,因此言语与称呼上皆恭敬不少。

    顾初禾的目光停在明黄盖布上,这尊贵显眼的色泽时刻彰显着皇家的无上威严。

    很快,她又抓住了婢女言语中的另一重点,好奇问道:“侯爷也是二月初九的生日?”

    “是呀,还有谁是这日过生辰吗?”,婢女们对视一眼,反问道。

    “啊,没,没有…”,顾初禾让出道来,请两位婢女先行。

    她独自站在回廊下出神了许久,不禁在心中感叹,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之事,她…也是二月初九出生的。

    陆砚舟与白忱天一亮就入宫了,并未留下只言片语要求顾初禾今天该做些什么。

    她在府中待着也是无所事事,便想着回一趟郁春琅家。

    京城的街头熙熙攘攘,叫卖声车马声交织着,吵嚷不息。

    顾初禾好些日子没回去了,不知道妹妹跟在春琅身边听不听话,也不知郁老伯身体好不好。

    她租了辆马车,先后在城中的糕点铺和胭脂铺买了点东西,又抓了几剂补药给郁老伯补身子。

    可就在她准备齐全,即将登上马车回家之时,突然,一只手从背后伸来,猛地抓住她的胳膊,将她拽进了一旁的巷子里。

    顾初禾惊恐地瞪大了眼睛,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本能地想要呼救。然而,还没等她发出声音,一双手便捂住了她的嘴。

    “禾儿,是我!”

    一个熟悉而又带着几分急切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顾初禾身子一僵,原本剧烈挣扎的动作瞬间停了下来。

    她缓缓转过头,借着从巷子口透进来的光线,看清了眼前人的面容。

    “童墨哥哥?”,顾初禾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四年未见,童墨的身形较之前更加挺拔,轮廓也变得更加坚毅,曾经的少年稚气已全然褪去。

    童墨松开了捂住她嘴巴的手,眼眶微微泛红,嘴角却勾起一抹欣喜的笑容:“禾儿,真的是你!我找了你好久。”

    历经了这么多磨难,再次见到童墨,顾初禾的心中五味杂陈,年幼时两家交好,一起欢笑的岁月仿佛就在昨天。

    喜悦,激动,委屈等情绪交织在一起,她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情感,鼻头一酸,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两人是一起长大的情分,许多话不必多言。

    童墨心疼地紧紧抱住她,仿佛一松手,她就会再次消失。

    他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慰道:“禾儿,这些年,苦了你了。”

    过了许久,顾初禾的情绪才渐渐平复下来。

    她抬起头,看着童墨,眼中满是关切:“童墨哥哥,这些年你可还好吗,童伯伯和伯母怎么样?当年我家那件事,你们有没有受牵连?”

    童墨温柔地为她拭去眼泪,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你放心,爹娘一切都好。自从顾家出事以后,我们一直都在找你和长意,能找的地方几乎都找了,却没想到你竟然会躲到京城来。”

    “我也是被逼无奈,本来能投靠的人就不多,却也各有苦衷,无法收留我们姐妹。好在辗转来到京城后,一切都还算安逸顺利。”

    她将这四年来的苦楚酸痛轻轻带过,抽泣着追问,“对了,秋娘如何了?还有其他匠人呢?”

    童墨握着她的肩膀,轻声抚慰道:“都没事都没事,他们都很好。当年官府将他们带走审问了三日,什么都没问出来,便无罪释放了。”

    “巫蛊案在民间流传开时,我与父兄已出了奉州城,得知伯父伯母去世,我们连夜赶回顾家,结果连尸身都没有看到,据母亲说是被官府的人带走了…”

    至今,他回忆起那场变故时,还像是在做梦一般,他怎么也不能相信顾氏夫妇会和巫蛊案扯到一起。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块玉牌,递到顾初禾的面前,“顾宅的院门贴上了封条,我用轻功翻进了内院,家中值钱的物件都被官府收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