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3350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 41 章
A- A+
    寅时三更,那清脆又带着几分厚重的梆子声仿佛还在清冷的空气中悠悠回荡,马芷瑶已经静静地立在祠堂外的青石阶上。

    那青石阶泛着清冷的光,触手冰凉,每一级台阶都透着岁月的痕迹。

    小翠捧着铜盆,迈着轻盈的步子过来,铜盆与她的脚步碰撞,发出轻微的声响。

    她正瞧见马芷瑶用散发着淡淡香气的绢帕裹住指尖,那绢帕的触感柔软丝滑,将半片靛蓝贡缎小心翼翼地塞进竹筒,封蜡时,蜡油滴落的声音清脆悦耳。

    "姑娘怎么不歇会儿?"小翠拧干热毛巾,热气带着淡淡的水汽扑面而来,她将毛巾递过去。

    马芷瑶将竹筒塞进袖袋,抬眼望着东边渐亮的天色,那天空由墨蓝渐渐泛起鱼肚白,好似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管家辰时就要押粮车去渡口,得赶在卯时三刻把东西送进大长老书房。"她指尖轻轻抚过袖口沾着的松烟墨痕,那墨痕带着微微的粗糙感,昨夜里西厢房飘出的布料暗纹在眼前闪过,仿佛还能闻到那隐隐约约的布料香气。

    辰时初刻,管家捧着账册,脚步匆匆地穿过垂花门。

    垂花门上的木雕在晨光中显得古朴而精致,他正撞见马芷瑶在抄手游廊煮茶。

    抄手游廊的廊柱上,油漆散发着淡淡的木质清香。

    红泥小炉上,陈皮老白茶在沸水中翻滚,那茶香醇厚浓郁,混着她袖间若有似无的松烟墨香,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熏得管家脚步一顿。

    "听闻漕运码头那批蜀锦在渡口耽搁三日了?"马芷瑶斟了盏茶,茶水倒入茶盏的声音清脆动听,她将茶推过去,"押货的伙计里有三叔公的侄孙?"

    管家喉结滚动两下,茶盏在掌心转了三转,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姑娘若想插手漕运事务,不如直接找大长老——"

    "我要管的是城西三家丝绸铺。"马芷瑶突然打断他,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账册,账册纸张的触感有些粗糙。"上个月铺面修缮费比往年多支三百两,偏巧三公子院里新添了太湖石假山。"她皱了皱眉头,心中想着:这修缮费平白无故多了这么多,三公子院里又突然添了假山,其中定有蹊跷。

    她指尖点在账册某处,朱砂笔圈着的数字正对着窗外西厢房的雕花窗,雕花窗上的花纹精致细腻。

    日上三竿时,十二名家族子弟挤在议事厅,彼此面面相觑。

    议事厅里弥漫着淡淡的陈旧气息。

    马芷瑶将三枚铜钥重重地拍在紫檀案上,那清脆的声响惊得檐下麻雀扑棱棱飞起,翅膀扇动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城西铺面今日重开,劳烦六妹妹带人去清点库房。"她将铜钥抛给缩在角落的圆脸少女,铜钥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记得带上三公子院里那位擅长打算盘的丫鬟。"被点名的两人同时白了脸——那丫鬟上月刚被查出私吞月例银子。

    暮色四合,天空渐渐被染上一层灰暗的色彩,大长老在书房摩挲着竹筒里的靛蓝布料,布料的触感柔软顺滑。

    窗外传来四公子气急败坏的叫嚷:"她马芷瑶凭什么让我去给布庄画花样子!"接着是七小姐细声细气的劝解:"四哥画的海棠最鲜亮,今儿铺子里卖出三十匹缠枝纹的缎子呢。"

    管家躬身添茶时,瞥见大长老将竹筒收进了黄花梨立柜。

    柜门合拢时,松烟墨混着陈皮茶香在暮色里缠成细线,那香气在空气中缓缓弥漫。

    王逸尘跨进垂花门时,正撞见马芷瑶提着灯笼从账房出来。

    八角宫灯散发着温暖的光,映得她鬓边碎金流苏晃出光晕,却在看清来人的瞬间倏然凝住。

    "王公子来得不巧。"她将灯笼递给小翠,灯笼上的火苗轻轻晃动。"大长老正在佛堂诵经。"

    "我是来送陇西药材名录的。"王逸尘解下玄色披风,露出袖口银线绣的竹叶纹,那银线触感光滑细腻。

    那纹样与她袖口残留的松烟墨痕重叠的刹那,游廊尽头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空气中格外刺耳。

    五六个家族子弟从月洞门转出来,为首的紫衣少年故意提高嗓音:"要说咱们瑶姐姐当真是女中诸葛,前日刚把三哥送进祠堂抄书,今日就让四哥画花样画到手抽筋。"

    王逸尘接名帖的手顿了顿。

    马芷瑶瞥见他指节泛白,转头对紫衣少年轻笑:"五弟若是羡慕,明日便去渡口监工——听说那批蜀锦里混着给老夫人贺寿的云锦?"

    夜色渐浓时,小翠发现王逸尘的披风还搭在花厅椅背上。

    马芷瑶抚过披风内衬的暗袋,摸到半截冷硬的玉牌——那是王家调遣暗卫的令牌,本该在五日前随密信送至她手中。

    玉牌的触感冰凉光滑。

    西厢房突然响起三弦琴声,那琴声悠扬婉转,马芷瑶指尖一颤,松烟墨香从半开的雕花窗里漫出来,那香气带着一丝神秘的气息。

    她望着窗纸上晃动的人影,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