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32970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西坞桥,群起(一)
A- A+
    他们出征前,钟离流风去送了他们。

    他们戎装铁马,手握缰绳,腰跨长剑。两侧的百姓欢送中离开。

    顾羡知走在后面,钟离流风从人群中跑出来大喊一声:“顾羡知,有命活就活着回来!”

    他话多还难缠,像他这样的人就该离自己远远的,天天呆在军营才好,最好守在边关一去就是好几年。眼不见心不烦。

    顾羡知听见声音调转马身,红衣少年,束发高冠,神采飞扬,手拽着缰绳看向站在不远处的少年微微不悦喊道:“那我得好好活着回来了!”

    钟离流风看见一名女子从靠近队伍的一侧走出来,是他那未婚妻。她走到他马旁唤了他名字,将他的目光吸引了去,他俯下身对女子说了什么,惹得她红了眼眶 ,自己还挨了几拳。哎呦几声,一副很疼的样子,少女立马软了语气关心起他。

    与他一起去远战的人还调侃、起哄他,顾羡知正经道:“瞎起什么哄!走了!”转女俯下身子喊她回去,她用手抹了抹眼泪点头应下退回去往人群外走。

    一队人马在百姓的欢送离去,城门缓缓打开,城门外站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盔甲士兵,气势浩荡。

    钟离流风在程门内听见号角声,众军高喊的声音穿进缓缓关闭的城门内。他看见众军前错开的戎马裹身的男子,城门关闭的瞬息前顾羡知骑在马背的背影,束起的冠发乱飞,系在身后的红色披风顺着风向左飘,他歪着头、耸耸肩看向斜方骑着黑马发号施令的顾裴。

    自顾羡知与顾裴出发他们与打仗,钟离流风呆在每日不变的上朝、在翰林院尽快熟悉公务也没犯过错。编纂国史实录、依皇帝的话拟定诏书不难的。

    今早上朝这韩昱泽得知国库空虚,他不信。众臣跟着他去了国库,他打开了国库里的那些箱子只见零星几个碎银子,龙颜大怒:“钱呢!?”

    有位大臣颤颤巍巍走上前,对上他怒目中的狠戾,避开目光面色惊恐回道:“陛下……真的没了。”

    韩昱泽揪着他的衣襟将他提起,垂在身侧的另一只手痉挛,逼近他的脸。韩昱泽面部气得涨红,脖子上青筋突起。面色苦痛摇头看起来很难受,低沉的嗓音以命令的口吻道:"无论如何……必须充盈国库!"

    那个穿着官服的男子身子在发抖,看着他说话发着颤音:“是陛下。”抬头观察他神色察觉到他似乎不对劲,脖子上的青筋由深到浅爬上涨红的脸,壮着胆子去伸手触碰他的肩头,试探性问道:“陛下可是……头疾……又发作了?”

    张衡走上前扶住韩昱泽,手伸进衣襟里掏出一个药瓶,拿出一颗褐色药丸伸到他面前。

    韩昱泽双唇发白,面色白如纸,疼的他意识涣散而双眼模糊只勉强能看清张衡手上拿的是一个似貌似圆能吃的东西,他没去接讥笑,说话也是凉薄:“张狐狸,我吃了会死吗?”

    张衡将药递近了点,听见“张狐狸”三个字他嗤笑一声:“这是陛下给臣取的绰号吗?死到是不会,”话峰一转,“别的什么臣就不敢确定了。”

    韩昱泽实在太痛了,不会死那就是选择,缓缓伸出手拿过他手中的药丸塞进嘴里吞下。

    众人见陛下以肉眼可见在喘息几瞬后面色开始好转,惊呼此物为神药。韩昱泽自己是感受到疼痛消失了,但这并不能让他对张衡有所改观,就凭他最后一句话就不能相信。

    后来他与众臣说了很多,钟离流风听见他提到拟一封诏书,聚神听着快速从衣襟中摸到自己平日记录要事的小本子,握在手中拿着笔在一旁记录,他说一句自己就忙不迭记一句。

    ——

    顾羡知、牧白、王康等人跟随顾裴班师回朝,在进城后看见百姓聚在一起怨声载道 ,顾裴喊了王康去问得原由。王康领命便翻身下马,走到围成半圈的人群外,见他们是围在告示前想着是最近发生什么事了便随便找了位男子拍了拍他的肩问道:“发生什么不好的事?”

    那头发全部盘起用布系着,穿着一身蓝色粗布的男子,两手抬得高高的插在袖子里,打着哈气姿态慵懒得转过身,头顶一片阴影罩住自己。抬头见到面前这位穿着盔甲,系着披风的男子,正低头看着自己。

    伟岸得身躯,肤色晒得黝黑,一双眼睛狭长而犀利,略厚的嘴唇。刚才说话很粗一点也不温声,模样倒是个二十多岁。

    再看向他身后还站着这么多人,从衣着、气度、是否骑马来看,除却那些排到城门口望不到多少人的将士,而那位看着年纪最大骑着黑马的男子,有统领的气势和压迫感,定是此去战胜归朝的那位镇国将军——顾裴。

    与这位大将军眉眼有几分相似的少年定是他那唯一的儿子,去年这位少将军随军出征归来的事也是传过一段时间,少将军骑着马在在路上对着两侧的百姓笑着对惊呼大喊的百姓点头示意,少年笑容肆意,又仿佛能温暖人心。众人叹顾裴之子为人和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顾家的骄傲,顾将军教子有方。

    男子转身拔腿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