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3014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闹京都24
A- A+
片要无一根鱼刺,饺子还要八种口味……

    吴煦:“……”

    他直接给端了满满一小锅银耳羹,并一碟枣糕,将人请了出去,让他在廊下下棋。

    “我自个下啊?”

    “啊,左右手互搏,自己跟自己较量,锻炼锻炼脑子,省得将来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何症?”

    “就是失忆,变笨,手脚木僵,生活不能自理……”

    “!”竟如此可怕。

    “所以啊,师父,作为老年人,你该多锻炼锻炼,别总懒得动弹,好了,棋摆这你慢慢下,坐久了就起来走两圈,赏赏景。”

    “臭小子!说来说去不就嫌我老头子麻烦,我还没点完菜呢,晚上给我做文思豆腐,蟹酿橙,五辛盘和丝娃娃啊!”

    吴煦摆摆手,要不是看在他是瓷哥儿师父的份上……惯的他。

    回到灶屋,他就把两颗橙子重重拍到柳玉岩手上,“谁家祖父谁伺候吧,老爷子想吃蟹酿橙,你做吧。”反正他不会做。

    “……”

    “哥,加油哦。血脉压制懂么,讨得老爷子欢心,还怕张伯不应承你们婚事?”

    柳玉岩闻言,果真搁一旁研究蟹酿橙去了。

    只是在成功拆破十来只螃蟹,戳穿五六只橙子,沾了一手黏腻汁水后,望着眼前乱糟糟的案板,陷入沉思。

    柳玉瓷实在看不过眼,戳戳吴煦,让他帮帮哥哥。

    “煦哥哥,你快救救螃蟹吧。”他可不想最后一只都捞不着吃。

    “噗,哈哈哈。”

    看在瓷哥儿一脸肉疼蟹肉的份上,吴煦挑了相对完整的蟹块,和鸡爪、虾子、年糕条等煮了螃蟹鸡爪煲。

    柳玉岩捧着半颗橙子拉住他,“这个……”

    “唉,哥,这个我真不会。”

    最终,他们也没谁做得蟹酿橙,吴煦拿橙子碗炖了枸杞燕窝代替。

    席上,不分主客仆从,一家人吃了顿丰盛的年夜饭。

    吴煦、柳玉岩和章安陪着老张头喝白的,其他人则都倒了一碗青梅果酒。

    柳玉瓷浅浅嘬了几口果酒,脸上便染了绯红一片云霞。

    而吴煦正与老张头斗嘴,一时没注意他。

    他喝着喝着,一滴眼泪从眼尾爬出来,不一会,又一滴滑落,滴在桌下吴煦牵着他的左手上。

    “啪嗒”,似有千钧力,引得吴煦心头震动。

    他慌张转头,“怎、怎么了?瓷哥儿,软软,莫哭莫哭,怎么了这是?”

    柳玉瓷倒在吴煦身上,“呜呜,我想爹爹,想阿父啦。”

    这是第一个没同两爹在一起的除岁。

    “哦好好,我知我知,不哭,爹爹写了信,年后就和元朗他们上京都,时间很快的,一眨眼我们就能团聚了哈。”

    吴煦手足无措地拍着瓷哥儿背安慰。

    *

    与此同时,迦南府柳家。

    万沅沅、柳二苗和庆庆,三人亦在吃年夜饭,记挂着远在京都的孩子们。

    白白、第一,无精打采地趴在脚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啃骨头,舔鱼肉吃。

    荞哥儿、舒哥儿他们都回县里了。

    他们因为庆庆不好回村,就决定留在府城过节,给万老爷子的节礼托荞哥儿带回去了,柳大那边庆庆又攒了些铜板,再写了信。

    庆庆会背三字经了呢,每日六个字,从早到晚念叨,现已能将整本书背得一字不差。

    这孩子聪明,还刻苦,像软软一般,叫他们省心的很。

    哎,不知软软和石头怎么样了。

    北边冷,不知会不会受冻风寒,两地饮食不同,也不晓得习不习惯……

    乡试的喜报差役来报过,同宁哥儿的一起,彼时如意坊和状元铺可是热闹了好一阵。

    那阵子,日日有许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富商乡绅上门套近乎送礼,都被他们两口子以“孩子不在,我俩粗人不懂”为借口打发了。

    一边,打心眼里为孩子们高兴,一边,又忍不住惦记他们在京都会不会受委屈。

    舞弊案的事,兄弟俩商量后,只在信中简单提了两句,并未细说。否则,只怕他俩焦心,亦万万不肯留迦南府过年了。

    毕竟他们对上的是正二品大官和静王世子呢!乖乖,那可是戏文里才听说的人物。虽说都被抓了判了,但没有亲眼所见,哪敢真正放心呢。

    万沅沅和柳二苗沉默地碰杯,“二苗,索性无事,明儿我们再去拜拜,多求几枚平安符。”

    “嗯。”

    庆庆仰着脸看他,“二爷么,庆庆也去,给小么拜拜。”

    “好,庆哥儿也去,也给庆哥儿求一个。”

    饭后,两口子打起精神,遣小厮点烟花。

    “过年嘛,开心点,年节一过,开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