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2683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 21 章
A- A+

    纺车由一个大的纺轮和几个锭子组成,摇动纺车摇柄,纺轮带动锭子转动,从而使麻,丝等缠绕并捻在一起,成为纱线。

    李玉竹再去看织机,根据她从前看过的科普,这应该是踏板织机。

    由经轴纬轴、综杆和打纬木刀等组成,用脚踩动踏板,控制经线的升降,然后用打纬木刀将纬线打紧,如此便能织出一匹布来。

    布面经线纬线一致,密度均匀紧密,纹理清晰才算是好布,且织布过程中还不能断线,跳线,对纺织者的手艺要求很高,所以布有时候还能充当货币,换取粮食和牲畜。

    当然,穆朝除了靠织布制衣为生的女子外,都是男子在家中织布,用来补贴家用。

    “女郎还对这些感兴趣?”掌柜的声音传来。

    李玉竹看过去,掌柜手上捧着一叠婚服过来,脸上笑容自信到有些得意,

    “你看看这婚服如何?”

    她说这抬手轻轻一抖,婚服展开,明艳的茜红色立刻夺去人的目光,流光溢彩。

    上边的刺绣以两条金色丝线勾成的金鱼为主,彩色丝线绣出鳞片和斑纹,珍珠点缀眼睛,两条鱼追逐环绕,倒是有如鱼得水,形影不离的意味,金鱼旁边是荷叶莲花,花瓣层叠,袖口领口以及衣摆用金边云纹点缀,整体精致却不繁复,制衣者的技巧和审美都相当好。

    虽然知道掌柜有一手好绣法,但李玉竹还是被惊讶到了,她抬手轻轻抚摸,“这鱼在水下的光泽竟然能靠刺绣绣出来,还有这花,若不是我摸到了针线纹路,还以为是画上去的,花瓣颜色像彩墨晕染似的。”

    掌柜的自得一笑,“这刺绣可是我的绝活,不过你这料子颜色本就鲜艳,刺绣不好太繁复,这样恰到好处。”

    李玉竹点头,“我那日将这匹布交给你果然没错,我看着手艺比起宫中的绣师也毫不逊色。”

    “你倒是眼光毒辣,我祖母曾是尚衣局尚衣奉御”,掌柜的笑道将婚服折起来,“当年可是连女皇都亲自夸奖她的一手绣技。”

    李玉竹笑道,“如此说来,倒是我占了便宜,白得了尚衣奉御的传人给我缝制婚服。”

    掌柜把婚服折起送到李玉竹手上,边道,“是我占了便宜才是,我将这布料拿回去,母亲才告诉我这是浮光绫罗,全天下也见不到多少匹,只有宫里的绣师才能有幸在这上面缝制,这也算了圆了我一个梦了。”

    她说到此处,轻轻叹了口气。

    李玉竹擅长察言观色,看掌柜的样子就知道心里有事,但她到底跟人不熟,于是没有多问,转而问道,“不是说这婚服只用一半的料子吗?还有一半呢?”

    掌柜叹口气,“本想着你要是忘了,我还能得半匹浮光绫罗,没想到你还记着。”

    “在下没别的长处,就是记性好。”李玉竹道。

    掌柜的只能再去房间里拿了一套衣物出来,“你剩的料子只够做一件外袍,我干脆送你一件内衫,凑成一套,不过你下回有什么好料子,可得送到我这儿来做。”

    李玉竹笑,“那是自然。”

    “我去给你找块布把衣服包起来。”掌柜说完去另一边翻翻找找,那里堆积了许多废弃的布料。

    李玉竹的目光落到纺车和织布机上,她问,“掌柜,我能看看这纺车和织机吗?”

    掌柜的一扬手,“都是老家伙了,你随意,不过我倒是很少见到女郎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

    李玉竹问,“如今穆朝人家用的纺车和织机都是这两种吗?”

    掌柜的点头,“对,哪怕是宫里,也是用的这两种,女郎见过其他的吗?”

    “只是随便问问”,李玉竹道。

    她倒是从前在书上看过织机的进化史,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她问,“掌柜的,你把这两台机子放在院子里,不怕下雨淋湿吗?”

    掌柜,“这两架就是不要了的,但又用了许多年,舍不得当柴烧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干脆先放到院子里了。”

    李玉竹道,“不如我买了。”

    掌柜包好衣服走过来,“你如果要,我干脆送你,不过这两个可不好搬。”

    李玉竹接过衣服,“没事,我明天来找人搬。”

    她说着,还是打算拿钱出来买下。

    但她一摸腰间,发现荷包不见了,她又掏了袖口,还是没找到。

    掌柜看她神色不对,问,“怎么了?”

    李玉竹,“我荷包丢了。”

    掌柜的想了想,“你进门时我就没看见你荷包,兴许是丢在来铺子的路上来,你现在回去找找,兴许还找得到。”

    李玉竹应了一声,立刻告辞去寻。

    她虽然装在荷包里的钱不多,但平白无故丢了还是觉得心疼,能找回来是最好。

    而且她心里有预感,应该是丢在那个小巷子里面了,她只有在那里有过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