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厅的大队人马下午才到C市公安局,加上从全市各分局抽调的精英,专案组有近百人,在报告厅集结。
汪总队在主席台上作动员宣讲,叶锦书和沈确坐在角落里,环顾四周,的确是很高规格的配置,除了省厅那几个在全国都排得上名的大佬悉数到场,C市公安系统内的名人也无一缺席——公安部足迹追踪大师的关门弟子涂建,C市警校犯罪心理学教授陈嗣述,有人型天眼之称的视侦专家姜满。
“场面话就说到这里了,这个案件的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在互联网上也有一定热度,网安的同志一定要做好舆情监控,同时做好正向引导,”汪总队的视线扫过全场,“因为是连环杀人案,加上今天早上的案件,目前我们将主要工作划分为两个板块,一部分同志负责前两个案子的复盘,这一部分老王来统筹,我们也抽调了之前负责案件的滨海分局的同志,你们就协助老王,把前面的案件梳理一下……听陈局反馈,前几天还发现了可能与案件有关的无名尸,是吗?”
报告厅内一片哗然,叶锦书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应道:“汪队您好,我是滨海分局刑侦队大案组的叶锦书,这个案件目前是我们组在负责,我的组员还在寻找尸源,暂时无法确认死者的身份,通过已知情报,无法判定与本案有关。”
“行,”汪总队点头,“暂时不并案,辛苦滨海的同志们,尽快找到尸源,确认是否和本案有关。”
“明白!”叶锦书答应完,汪总队示意他坐下,继续说:“下发协查通报,盘一盘近半年全市范围内是否有以意外死亡结案的无名尸,看是否有类似相关线索。负责前两案复盘的同志,找到两个案件的关联之处,陈嗣述今天之内给一份凶手的侧写,今晚开个会碰一下,就用今早的案件来进行验证。当然,我们的工作重心,肯定是落在今早这个案子的调查上,这一块儿陈局做好统筹工作,前两个案件抛尸地都是监控盲区,今早的案件现场有监控覆盖,这是重大突破口,很可能拍摄到凶手,尽快通过排查,找到这个人。”
市局的陈副局在一旁点头答应,汪总队又说:“听说现场已经完成取证了,希望技术科室的同志们能够各显神通,尽快给出结果,现场的走访工作也不要落下,陈局这边安排一下……解剖工作是下午进行?”
“是,”陈副局连忙答应,“初步尸检结果今晚就能出来,各种化验结果未来几天陆续出来。”
“好,初步尸检后应该就能知道死因,死者身份确定也要同步进行,滨海分局那边从凡心公益那里拿到的流浪汉名单,也可以辅助参考。”
*
案情分析会定在晚上十点,市局刑侦副队俞安雨主持,听说这人今天跑了三个现场,还把前两个案子的资料都看完了,体力脑力双重消耗,此刻依旧生龙活虎,叶锦书不禁在心里感叹,这一身牛劲儿真是让人羡慕不来,不愧是他们市局的后备干部。
“大家辛苦了啊,我们直接进入主题,视侦这边已经通过监控,锁定了抛尸的时间,是在今天凌晨3:11分,通过监控,看不清抛尸者的面貌,模拟画像还在绘制中,应该明天就能有,但是通过抛尸者的装束,我们推测抛尸者也是一名流浪汉。”
大屏幕上是监控截图,能够看到一个流浪汉正扛着死者尸体朝着花园椅走去,尸体的双腿弯曲,显然尸僵已经产生,看来死者死后保持坐姿了好一阵。
“抛尸者从哪里来,抛尸后又去了哪里,视侦还在追查,我们会尽快确认抛尸者的身份。然后,有关死者的身份,我们也已经确认了,”俞安雨说着,大屏幕上的画面再次切换,是凡心公益给过来的流浪汉资料,“死者马天骁,今年28岁,凡心公益给过来的资料显示……马天骁是个聋哑人。”
众人不免唏嘘,不仅是流浪汉,还是残疾人,为什么苦难会如此精准地降临在这个人的头顶,明明在世时已经吃过万般苦头,最后还是被人用如此残忍的手段杀害。
“马天骁的尸检也已经结束了,那么,请我们这次主检法医,陆法医来给大家说一下尸检结果。”俞安雨说着将视线投向台下,一个穿着白衬衫的法医起身走上了主席台。
陆离没有戴口罩,叶锦书总算看到了这位市局王牌法医的庐山真面目,那的确是一张很好看的脸,但又因为那张好看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便自带几分疏离感,他刚走到话筒前,前排就传了尸检报告过来,叶锦书留了一份和沈确一起看,继续往后传。
陆离的声音也从音响里传了出来:“今天下午,我们对马天骁进行了尸检,结果如下:死者马天骁,男,身高166,体重55公斤。死者体表有多处淤伤和蹭刮导致的擦伤,多分布在额头、后脑勺、趾掌关节、手臂、手肘、膝盖、小腿前侧,死者右手小指第一节缺失,创口无生活反应,是死后被切下的,现场未发现死者的小指。”
是和周金水、赖晓新相同的伤痕分布,以及死后剁掉右手小指第一节这一个仪式也完全一样,叶锦书飞快地浏览着尸检报告,一行字映入眼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