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2417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岭南行(十八)
A- A+
布鞋端端正正地摆在榻边,然后轻手轻脚地带上房门。

    清枝这夜与王娘子同榻而眠。

    虽说是换了更软的枕头,她却辗转难眠。

    王娘子均匀的呼吸声在耳畔起伏,偶尔夹杂几句模糊的梦呓。

    清枝在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最后索性起身,提了盏灯笼走出院门,沿着河岸走去。

    今夜的月亮格外清亮。

    她迎着河风走了一段,忽见前方的河滩处立着个赤条的身影。

    他正举着木瓢往肩上泼水,水花四溅时,宽阔的肩背上,几道旧伤疤在月光下格外扎眼。

    “谁?”

    是张钺。

    清枝赶忙吱声,“我。”

    张钺将手里的巾子展开,快速在腰间绕了两转,这才转过身,朝着清枝走来。

    离得近了,清枝见他整个人都在滴水。

    湿发凌乱地垂落在他额前,水珠沿着贲起的胸膛沟壑蜿蜒而下,在灯笼的暖光下,划出晶亮的轨迹。

    那水痕流过块垒分明的腹肌,在腰际凹陷处稍作停留,又继续往下,隐入巾子里。

    他问道,“怎么还不睡?”

    清枝蓦地抬头,正对上张钺的眼睛,水珠从他高挺的鼻梁滑落,擦过薄唇。

    他的眸中褪去了素日里的讥诮和漠不关心,只剩下月色浸润后的漱玉之感。

    清枝惊觉,记忆中张钺的面容总是模糊不清的,只有这次她才瞧得真切。

    她在脑海里有了一个猜测,张钺是有意让人忘记他的长相,忽略他的存在。

    眼前这个男人才是褪去所有伪装的张钺。

    清枝蓦地想起昨日小侯爷的变化,那定然也是张钺的手笔。

    清枝细细打量起张钺来。

    他的俊朗与小侯爷自是不同,并非那种令人屏息的惊艳,却很耐看,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望着望着清枝就笑了,张口问道,“这是你本来的面目吗?”

    张钺心头一紧,他望着清枝澄澈的眼底,唇瓣微启又合上,喉结滚动两下,终是极轻地点了点头。

    对于暗卫来说,被人记住模样是大忌,更何况他是暗卫的首领。

    他行走于刀锋,惯于将面目隐在暗处,此刻却鬼使神差地希望她能记住他真实的模样。

    清枝抬手,语气轻松,“该不会你脸上还贴着一张人皮吧?”

    张钺的心底有个声音叫嚣着让他退开,可他的双腿却似生了根,反倒不自觉地朝着那温软的指尖迎上去半寸。

    水滴凝在他绷紧的锁骨处,即将坠落,如同他此刻悬在崖边的理智。

    清枝的眼睛弯成月牙,“好看。”

    两个字让张钺心头一颤,他别过脸去,不再看她。

    清枝退了一步,轻声说,“走吧,回去我帮你把头发擦干。”

    两人并肩而行。

    张钺回了屋,再次踏出门槛时,脚上已换了那双新纳的千层底。

    他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清枝站在他身后,将他的头发全拢到身后,拿起晒干的棉布巾子裹着发丝轻轻一绞,发尾的水珠便落在青石板上。

    清枝展开巾子,从发根至发尾一遍遍轻拭。

    月色如水,空气中似乎还有一丝荷花的香气,清枝想着,许是下游河塘的早荷开了。

    天空中,星子不断闪烁。

    很多年后,这夜的月色突然猝不及防地漫上他的心头,胸口的某处突然溃堤,疼到他无声呜咽。

    这夜的月光便成了他挣不脱的枷锁。

    翌日,天光未亮。

    清枝收拾好包袱,将一粒银子悄悄放在了枕头下,然后走出院门和王娘子,河生告别。

    张钺和徐闻铮站在不远处等她。

    张钺眼见没了耐性,催了两声,清枝将包袱紧了紧,利落地背在身后,然后提着裙子,抬腿追了上去。

    张钺顺手拿下她的包袱,清枝本能地朝徐闻铮伸出手,指尖还未触到他衣袖时,蓦地顿住。

    清枝忽地想起,小侯爷的伤已经痊愈,步履轻健,不再需要她伸手搀扶。

    她有些失落地放下手。

    徐闻铮和张钺走在前面,清枝默默地跟在身后。三人翻山越岭,跨溪过河,山间云雾缭绕,溪水冰凉刺骨。

    张钺走在前头开路。

    当行进到一处洼地时,徐闻铮忽地反手向后,掌心朝上悬在半空。

    清枝盯着那手掌迟疑片刻,终是将自己的手轻轻覆了上去。指尖相触的刹那,他倏地收拢五指,将她微凉的指尖严严实实裹进掌心。

    清枝低头瞧着两人交握的手,他虎口处的薄茧贴着她的手背,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踏实。

    终于翻过最后一道山,炽烈的阳光照在脸上。

    清枝眯起眼,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