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23170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错位(修)
A- A+
的。”

    “打拼?你可饶了我吧,我们家有一个女强人还不够吗?”她生下来就是要享受生活的。

    “我不乱拍马屁了,你也别往自己脸上贴金,还是抓紧时间好好听高经理给你讲解这儿的注意事项。”

    “周老师,没事儿,您让周小姐今天随便看看就好,稍微熟悉一下场地。从下个星期开始,我们会正式安排对周小姐的基础培训。”

    下个星期不就从明天就要开始了嘛,周芮扬连忙问:“要培训什么呀?”

    “可多了,我们都是找的专业老师,根据您的个人情况量身定制的培训计划,有形象管理、备餐礼仪、收餐制度,还有如何应对客诉管理等等,保证您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啊?不会只有我一个人吧?”

    “只有您一个人,因为我们的老师都是因材施教,绝对不会盲目地什么都往上面乱堆。”高经理信心满满地回答。

    “嗯,因材施教好啊。”周拓宸连连点头,嘴角有压不住的明显笑意。

    周芮扬猜到他想起了什么,但没资格嘴他,毕竟每次碰上家教撑不下去决定放弃,都是他在力挽狂澜,抢险救灾。

    虽说家里开的是酒庄会所,但放眼整个家族,周家还是书香世家传统,高校教师和研究员之类的含量最高。

    上次在青藤会所,她并没有当场反驳裴初霁顺口把她也一起纳入学姐的范畴。尽管不是望京的学生,她对那儿的熟悉程度不亚于里面的任何一个师生,因为那里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

    爷爷奶奶退休之前都是望京大学农学院的教授,也是上世纪80年代拿着公费去国外镀过真金的留洋海归。

    小时候,周芮扬就被忙于事业的父母和周拓宸一起打包送到了爷爷奶奶那儿,从附属幼儿园到附属小学,活动范围就是那方圆几公里的顶级学区。

    照理来说,有这样的家庭出身和从小到大的环境浸染,她早就该被熏陶成像周拓宸一样的学霸才是,但她偏偏就少了一点儿先天学习圣体。

    爷爷奶奶一直都秉持着因材施教的自由观念,说小孩子不是撑门面的道具,周家也不需要谁来光耀门楣,还是应当根据每一个孩子的资质特性,顺其自然。谁有心卷,就卷自己,千万不要摊上儿女。

    等到升中学被爸妈接回去,周芮扬早就过惯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在生活,任尹芳俪再怎么采取高压政策,都有点儿亡羊补牢犹为晚也的味道了。

    知识分子的亲戚难免清高些,明里暗里都有怪周致远和尹芳俪夫妇光顾着赚大钱,在女儿的教育上失职,浪费了家族里的好基因之类的责备。

    一说好几年,终于说到了周芮扬升高三。

    那年,周拓宸拿到了国外硕博连读的奖学金。按照原计划,周芮扬也该被送到国外去读预科顺便留学了。但连续考了三次雅思,小分始终不够,她在家大闹一场,说什么都不愿意再吃英文写作的苦了。

    于是,尹芳俪临时启动了方案B,狂补。

    其实,也不怪那些名校出身的大学生家教,谁让妈妈设下半年内帮周芮扬考上望京大学这种不切实际的目标,还用丰厚报酬引诱人家立军令状呢。

    一开始还有愿意接受挑战之人拍着胸脯打包票,但还不是灰溜溜地落荒而逃了。到最后,只剩下亲哥一人,任劳任怨坚持到了终点。

    就算是用血缘亲情的纽带加上一点儿道德绑架的强力拴住的,周拓宸也算得上是捞她上岸的半个恩师。

    然而,那些只有电视和小说主角才敢妄想的白日梦若是轻易就实现,岂不是对她吭哧吭哧学到斑秃的同桌最大的嘲讽和恶意嘛。老天本质上还是公平的,没让她仅凭三个月加班加点的突击,就奋起直追逼近人家三年的努力。

    不过,老天垂怜,好歹还是让她踩着分数线的尾巴搭上了海州大学的末班车,只是选不到什么热门专业,就调剂进了不用学高数AB的万金油专业。

    但是,经此一战,爸妈在家族中的子女教育失职帽子终于得到了平/反,而她也晋级到了可以用来激励小辈的正面教材,从学渣小姨摇身一变,成了平时不好好学习但有爆发力的潜力股小姨。

    其实,学什么并不重要,反正所有的选择都会指向和今天相同的道路。

    不管她在外面的旷野上跑得多远,终究还是要进围栏的,因为外面的风景都是暂时的,只有这里才是家。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