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2258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2章 锦绣韶华为君留
A- A+
    中兴三年七月十五日。

    卯时一刻,阳光洒遍庾府香榭居的每个角落。

    绵绵细雨下了三日,这一放晴,堆砌在墙外的长了霉衣子的柴火散出霉味,湿漉漉的地面开始冒白雾,竹竿上挂着的被子上也升起股股白烟。

    整个院子雾茫茫的,透着股阴冷潮湿的破败气息。

    穿着清凉薄软的绸缎子的杨妈妈搓着手臂跨进香榭居。

    看到香榭居灰白墙上的枯败藤蔓,杨妈妈脸色更加难看,她站在院子门口扬声喊了一句,“初夏!”

    没人应声。

    侧耳听见后院劈柴的声音,杨妈妈又喊了两嗓子。

    不多时,穿着补丁粗布衣的山杏从后院迎了出来,山杏擦着额头上成股往下流的汗水,低着头喊了一声,“杨妈妈。”

    杨妈妈板着脸看着她,问道,“你在后院干什么?”

    山杏将手臂上挽着的袖子放下来,道,“回妈妈,前几日劈的柴火点不着了,奴婢正在后院劈柴。”

    杨妈妈打量着山杏。

    正值夏日,山杏只穿着一身补丁薄褂,刚劈完柴,斗大的汗珠从她稀疏的发间滚下来,滑过她干得僵裂的脸蛋,疼得她龇牙咧嘴的。

    傻子!杨妈妈暗骂了一声。

    “初夏去哪儿了?”

    山杏忙道:“姑娘醒了,想要喝热水,初夏姐姐去厨房提水去了。”

    “姑娘醒了?我听看门的牛二婶子说姑娘醒了有十几日了,还听说这些日子,总有别院的下人过来和姑娘唠嗑?”

    杨妈妈若有所思地问道。

    “回妈妈,姑娘醒了有些日子了,"山杏回道,“不过,可没人进来和姑娘唠嗑……她们都不进院子!只在外面墙角处大声说话,有时说些书里的故事,有时还会提到莫桑姐姐……她们说得太大声了,都吵到姑娘休息了。”

    真是个傻子!以庾三娘如今的身份地位,众人避之不及,哪里还敢真跑进来和她唠嗑?!

    杨妈妈皱着眉想着事,抬眼看着山杏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杨妈妈摇摇头,朝正屋走去。

    撩开厚重的棉布帘子,杨妈妈一眼看到榻上的庾三娘,庾三娘闭着眼睛,整个脑袋都陷进陈旧的迎枕里。

    枯黄的头发,瘦骨嶙峋的身躯,单薄破旧的衣物……庾三娘这样子,哪里像是个官家小姐?说她是逃难的难民也不为过!

    屋子还是破旧惨败,可能因为窗户开着,杨妈妈闻到青草的清新气息。

    “姑娘,姑娘?”杨妈妈站在进门处,吊着嗓子喊了两声。

    庾三娘缓缓睁开眼,睡眼朦胧。

    杨妈妈心思一动,她听老人说过,人刚醒来,会迷糊一会儿,那时听到别人问话,会不自觉地把心里的真话都吐出来。

    想到此处,杨妈妈忙朝床榻奔过去,她放低声音问庾三娘,“姑娘,您舅母送您的那本草药贴,您放哪儿了?”

    “草药贴?”庾三娘迷茫而呆愣地摇摇头,“不记得了。”

    声音干哑难听。

    杨妈妈有些失望,她委顿着坐在矮木榻上,找不到草药贴,杨妈妈看着庾三娘来了气。

    “姑娘,不是老奴说你,身子不好,就躺在床上多养养,你非得折腾!这日日跑到詹阳堂去闹,老爷越发不待见你不说,你自个儿的身子也被折腾得越来越虚!你说你这不是自作自受......”

    “妈妈,先给我倒杯水,”庾三娘轻声打断道。

    “你说你这不是自作自受是什么?”话语被打断,杨妈妈面色不愉,说完话,这才起身倒了杯冷水,粗鲁地推给庾三娘。

    水从白瓷杯豁口的地方漾出来,灰青色的棉被子顿时沁湿了一块。

    所谓刚极易折,前世她就是吃了刚强的亏,被庾玉娥狠狠地折辱了几次,不仅失去威严,还变得有些怯弱起来,要不是后来游历了山川,开阔了心胸……

    庾三娘把前世的事放下。

    如今情势不如人,她要做的,不是抵抗,是服软。

    只有如此才能避开庾玉娥接下来的折辱。

    庾三娘心态平和地接过瓷杯,“妈妈有些日子没到香榭居来,可能妈妈不知道,”

    喝了口凉水,嗓子依旧十分干涩,庾三娘尽量放缓了声音,“我醒来约有一个月了,这些日子我都没去过詹阳堂。”

    不知不觉,重生回来已经有一个月,庾三娘一时有些感慨。

    杨妈妈有些不信,她望了眼庾三娘空荡荡的手腕,又有些不屑,庾三娘虽是主子,可是待遇比府里的粗使丫鬟还不如。

    庾三娘看着杨妈妈微昂的下颌。

    杨妈妈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这样的人,只要地位比她高,情势比她强,她就会自动臣服。

    可惜的是,现下她两样都没有,庾三娘暗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