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你先去做检查,等确认身体没问题后,我再给你开点药。”
施嘉意:“医生,我没什么大事吧?”
医生:“你的各项数值显示都正常,甚至可以说正常得不行,你放宽心,做检查就是确认你的脑部状况。”
“嗯,谢谢医生。”
施嘉意领了单子出门左转,医院人潮涌动,施嘉意一个人神情恍惚,拿着单子排在检查室门口。
排在她前面的女孩只有十六岁,身边跟着年长的女人。
施嘉意排了五十多分钟,这五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唉声叹气数落人的声音不绝于耳。
女人的每句话都像尖利的刺,施嘉意简直对这套说话模式再熟悉不过。
“这三天两头地往医院跑,你这成绩能好才怪!”
“……别人都没事,就你有事,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的东西。”
“妈妈上班已经够累了,你也为妈妈考虑一下不行吗……”
五十多分钟的队伍,施嘉意在脑袋里简单汇总关键词频率。
使用“别人家的小孩”六回,使用“为妈妈考虑”八回,使用“你怎么”十二回。
其余的高频关键词,包括但不限于“你这孩子”“你啊”“你真是”“老师”“别的家长”“难怪”等词不计其数。
最夸张的还是,女人每说三四句话,就会标榜一句自己的付出来作为停顿。
“杜莹莹!”护士喊了一声。
厚重的门打开,女孩和出来的人擦肩而过,进了检查室。
短发女人还在队伍前排等女儿出来,半分钟的时间,她已经对着手机咻咻地发出了四五条语音。
收声口对着满是死皮的嘴巴,女人喋喋不休:“姐啊,现在这孩子真不是以前那样的,你看我们以前哪有什么心理毛病……”
“我们以前受了委屈,哪回不是自己扛,现在的小孩哪能这样,一下抑郁了,一下双向了,还拿跳楼威胁人……”
“唉……”
她说完一段,松开语音条,正要继续发牢骚,胳膊忽然被人拽了拽。
她回头,看见一个容貌靓丽的年轻女人。
队伍前排没有人说话,显得半包围式的空间异常安静。
静得让人麻木的氛围里,施嘉意笑着用指尖挠挠脸颊:“不好意思。”
“……”女人没说话,皱眉等着她的下文。
检查室门口的护士,前排候位的患者,都对这个年轻的女人投来目光。
施嘉意歪着脑袋,以一个不轻不重的声音说。
“不好意思,我想请问一下……”
“您是表演型人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