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2034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 20 章
A- A+
年轻人现身吧。”

    风起,一片枯叶飘至佛窟的门槛上,门槛细瘦,承不住枯叶的颓势,只能任由着他拂落,无声无息。又一阵风至,再无枯叶,只有一青葱稚嫩的和尚从容而至。冉冉烛火相映,和尚双眸精明,双唇微翘,让人不禁想到佛语中,那拈花而笑的菩提想必也就这副模样。

    释平站定,向老人一揖,“小僧给甯王请安。”

    甯王并不回头看他,道:“高僧夤夜来访,必有要事,还请直言。”

    “小僧资历名望尚浅,王爷以高僧相称折煞小僧了。”说完他走到甯王面前,见他闭目并不看他,也不生气,而是继续道:“小僧此时求访王爷着实失礼,还请王爷见谅。若非情况紧急,小僧不会出此下策。”

    释平见甯王纹丝未动,不免心急,“小僧知王爷一心向佛,心慈念善,而今洛州围城。一两日尚无碍,但若困城日久,其城物资匮乏,人相侵食,形如地狱。还请王爷为民请命,救人于水火,解围城之患。”

    老甯王终于睁开了他那浑浊的眼睛,“今日围城,定有围城之因。若因我误信你,而引毁城之灾,岂非造孽。”他说完,笑着看向释平。

    “而今围城也好,开城也好,自有洛州官府决定。我久不论政事,高僧还是另请高明吧。”说完再无言语。

    释平碰了一鼻子灰后,转身面佛,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

    此身这一动,烛火大多已隐其背后,纵其白净如脂的容颜此刻也变得黑影弥漫,多了肃杀之气。他低声道:“王爷近况,小僧略有所闻。小僧不奢求王爷出面相助,但求王爷暗助于我。”

    “暗助?”老人回味这句中所带的晦涩之意。“我乃王爷,行事向来磊落,何来暗地,小和尚,你怕是找错人了。”

    释平轻笑一声,道:“王爷还记得多年前因筹措军备不力,被你赶出王府的家奴钱川,钱串子吗?而今他已是洛州城数一数二的粮商了。”

    “这与我有何相干?”

    “怎能与王爷不相干呢,你可是他最大的主顾,你每个月向安国寺施的米可都是从他的铺子中进得。他能有今天的基业,全赖王爷您呀。”

    “办米之事向来下人操办,我向来不知。而今你这一问,定是家里有家仆与他勾结,于我何干。”甯王推得干净,却再也藏不住那一副吃人之态。

    “王爷,还记得当年你为何赶走钱川吗?您可能不记得了,可洛州的老人记得,当年你靠银甲兵打败逆臣杨氏,占据京都洛州,天下人都以为你必继承大统。可他,居然在你整军备马之际,贪墨军资,令你粮草不济,抱憾饮恨。这样的人,你的家仆敢明目张胆的与其勾结数年之久吗?”

    说完释平觉得不够,低头,用阴冷的脸贴着甯王的耳边道:“这样的人,你当年为什么不杀了他,还让他活到了今日,在洛州横行?”

    他说的杀气肆意,听的甯王惊恐的转头看他,“小和尚,你是出家人!”

    “当年之事休得再提。我当日之失,怪不得他人。只怪我非天命所归,我无憾。修行多年,早已不计前仇旧恨,今日钱川富也罢,贵也罢,已是凡尘俗事,与我无关了。你不要再拿一下陈年旧事,相扰于我。”

    老甯王说得胸廓起伏的厉害,他虽被激怒,但却依然藏得很好。这不是个好的开始,释平深锁眉头,浅笑道:

    “既然如此,我也不便苦苦相逼,但小僧有个不情之请,想向居士借个东西,还望居士应允。”

    “但说无妨”

    “银甲。洛州人相传,王爷当年打下洛州,全凭这燕州银甲军神兵天降。可惜自从那一战后,此军再无踪影。宏毅侯当年投奔麟宣王虽带兵众,却无银甲。人消失也就罢了,可那重金打造的银甲不会消失,想必他的主人还好好藏着他,准备着他日东山再起吧。”

    甯王一听,双眉深锁,当再次睁开已经布满血丝与怒火,气急败坏道:“老朽早言,不提当年,不提当年,为何你还要苦苦相逼。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请不要扰我清修,送客。”

    这声音已经很大,外面的仆从似乎窸窸窣窣的动了。

    他的反应是释平想要的效果,但很明显他还在处处拒绝。为了撞开他的心防,释平抛出了自己最后一张底牌。

    “既然放生池中银甲非你当年之物,就休怪我自取了。”

    此话一出,那臃肿的身子明显晃了晃。不知是什么东西落地了,他开始低头四下寻找。找着找着,突然停下了。

    “小和尚,你都找到银甲了,还寻我做什么呢。你也看见了,我无权无势,又老迈至此,对你还有什么用呢?”

    释平以为终于等到了一个愿意推心置腹的老甯王。一甩袖子,转过身来。佛窟内火焰跳了一下,印在释平绝美的脸上,居然显出隐隐狰狞之色。

    “王爷过谦了,您是甯王,洛州是您的封地。我得了旨意要开这洛州城,一直缺一把开城门的钥匙。我本想和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