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叶铺满石阶,刘嬛惊觉,元朔四年已经走到了末尾。此处再次点名批评秦始皇,选什么颛顼历,谁家好人十月份过新年啊。
这个时代,不管几月过新年,都没滋没味的。仪式感,节日气氛,那是吃饱喝足才敢想的。不知何时会冻死饿死,甚至不知今夜会不会被诡物开罐头的庶民,哪有心思想那些有的没的?
刘嬛倒是想怎么折腾都行,有一整个长门宫陪她玩。甚至因为她的特殊性,出格一点,皇帝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别人玩乐时顺便乐呵乐呵,和自己费心操办是两回事。仪式感很好,节日气氛很好,若要自己干活,还是洗洗睡吧。
刘彻大约是放弃和刘嬛拉进关系了。他的年礼扎实又不走心——一大箱钱,想要什么自己买。
行叭,姑且算是皇帝有自知之明了。
另一份礼物着实出乎刘嬛的意料。
因为研究祭祀的那些事儿,刘嬛不再夜夜探索诡域。她早睡早起,作息终于像个正常人了。
那一日一大早,刘嬛打开门,就见门口堆了许多财物。这些财物色泽黯淡,看起来有些年头。它们样式精致,做工考究,些许年代感未曾折损它们的价值,反而增添了神秘魅力。
就是这个摆放,似乎有点儿别扭。
“唔……”伴随些许挣扎的声响,一个被捆得结结实实的诡物摔在了刘嬛门口。许久不见的秦先生拍拍手,道:“这才像个祭祀的样子。”
刘嬛绕过门口那堆财物,来到院子里。她回身打量门前那一滩东西——怪不得别扭呢,祭祀上,祭品不就是这么摆放的?但是吧,且不说把“祭品”摆在她门前这事儿怪别扭的,最前面的韩信算什么?那颗死不瞑目的猪头?韩信的嘴里被塞了一团布,发不出声音,只双目圆睁,恶狠狠的与刘嬛对视,确实有几分死不瞑目的意味。
“这是?”刘嬛疑惑。
“这诡物在附近探头探脑,形迹可疑,我便将他捉回来了。”秦先生说。
据说韩信虽是将帅之才,本身并不以武力见长,“一力士可擒之”。看来确有其事。
“那这些是?”刘嬛指着那些财物,又问道。
“让你见识见识,何为真正的祭祀之物。”秦先生下巴微抬,端的是满身贵气。
刘嬛闻之惊讶,问道:“诡物何来许多财物?”
“事死如生,随葬之物,不就是供亡者死后花销吗?”秦先生理所当然的说。
似乎有道理,又似乎哪儿哪儿都不对。事死如生是这个意思?你莫不是挖了自己的陵墓吧?
秦先生的随葬之物啊……
刘嬛兴致勃勃的打量这些财物。这些金玉之器皆是秦时的风格,大气庄重,极尽奢华,又不显轻浮。
所有的东西中,最不起眼又最显眼的,是一堆钱币。铜制的钱币色泽暗沉,许多因锈蚀而呈现绿色。刘嬛捡起一枚,只见其上是小篆的“半两”二字。
“这是……”刘嬛似乎有些惊讶,“半两钱?”
“这有什么稀奇的?”秦先生疑惑。
虽然此前允许民间铸币,以至于钱币的形制混乱,大汉的钱币仍以半两钱为主。刘嬛好歹是汉室的公主,不会不认得大汉的钱币吧?
刘嬛当然认得仍在流通的半两钱。秦先生拿出来的半两钱,肯定不是大汉制造。刘嬛摩挲着半两钱,感慨道:“看着它,能真切的感受到,汉承秦制啊。”
秦先生似有忪愣。过了一会儿,他说:“你已见识了,我不缺财物,你不必给我祭祀。”
“哎呀,一点心意嘛。”刘嬛笑着说,“况且金石可以百年不朽,衣服可不行。”
“我可以自己添置衣物。”秦先生眉头微蹙,试图和刘嬛讲道理。
熊孩子会讲道理吗?
“外面买的,哪有我设计的好看?好看的秦先生就该穿好看的衣服。”刘嬛嬉皮笑脸的说。
秦先生与刘嬛对视片刻,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看着秦先生的背影,刘嬛笑得呲牙咧嘴,不像好人。
李斯不知何时站在一旁。他捡起一枚半两钱,转身离去的脚步似有蹒跚。
忽然,脚下有恶风来袭,刘嬛跳开一步,低头看去,却见韩信双手双脚俱被绑缚,只能像鱼一般弹跳。他凶狠的瞪着刘嬛,眸光中似有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