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1983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 25 章
A- A+
    太和殿内,

    赵景允方才带着贺广文直接向宣武帝陈情上表,此案不仅牵扯到去岁地动赈灾一事,还涉及贺家上上下下几十条人命,宣武帝听后十分重视,当即宣了御史台和大理寺的人进来,联合查办此事。

    贺广文身为朝廷命官,又是此案的苦主,宣武帝特许其跟随协同调查,整个案子皆交由三皇子赵景允监管申办。

    处理完了这件事,宣武帝又特意将三儿子留下。

    “方才朕听那贺广文说,是宁焕的二女儿将他妹妹救下,这才联系上他的。”

    宣武帝看着殿下站着的温文尔雅的老三,故意问道,“按理今日该是宁世子带人来朕面前才对,怎么允儿倒是起了这个热心?”

    赵景允答,“国公与世子今日不在府中,儿臣也只是凑巧到国公府上碰见贺广文才得知此事。”

    “说的倒是一板一眼的。”

    宣武帝走到他身边,拍了拍老三的肩膀,恍然发现,从前那个瘦弱胆怯的孩子,如今也已经长这么高了。

    “朕方才着人打听了,国公府今日是邀了亲家上门商议三姑娘的婚事,你个外人倒是走动得勤快!”

    古来帝王,最忌讳皇子拉结党羽,宛如从前的赵景璃,落到今日的下场,原因中或多或少都有与母族走得太近的缘故。

    赵景允觉察出父皇的话中,略微有些试探的意味,并不敢贸然作答。

    宣武帝睨了老三一眼,“围猎那日,还有何人进了猎场,当真以为朕老了,不知道去查吗?”

    终究还是叹了口气,摆手道,

    “罢了,你且退下吧。”

    看着父皇转身重新走向那把龙椅,赵景允一时间觉得有些恍然。

    在他过往二十年的记忆里,宣武帝更多的是帝王的身份,而非是一位父亲。从前,他也只会努力学习与帝王的相处之道,却往往忽略了对方的另一个身份。

    他站在原地没动,且想着,方才与他说话的,究竟是父皇,还是陛下?

    宣武帝坐下准备继续批奏折,就见老三跟个木头似的站着没动。

    无奈道,“你这孩子,还杵着呢……退下吧,有时间多去看看皇后。”

    “父皇!”

    宣武帝从龙案上抬首,就见老三已经跪在了殿中央。

    只听赵景允道,

    “儿臣心悦宁国公府家的二姑娘明玉,斗胆请父皇赐婚!”

    大殿内静了片刻。

    宣武帝向来肃然的脸上,却是出现了欣慰的神情,

    “西山之后,朕便猜出了你与明玉之间的事情。”说到此,宣武帝不禁自嘲一般说着,“君臣多年,宁焕的眼光似乎总是要比朕好些。”

    选君选婿,皆是如此。

    他让老三先起来,看着对方的眼睛,“就在方才,朕还原本以为,赐婚的事,会是皇后开口,你倒是等不及,自己说了。”

    赵景允颔首,“皇后娘娘心慈,亦知晓儿臣心事。只是赐婚一事,儿臣知晓兹事体大,牵连甚广,还是决意亲自向父皇讨这道旨意。”

    话说到如此,宣武帝让殿内宫人全都退下。

    一时间,这明晃晃的太和大殿内,便只剩下了这父子君臣二人。

    宣武帝先开口道,“朕从不信神佛,允儿,你需知道,那和尚的预言,朕从未真正当过一回事。”

    赵景允道,“儿臣相信,父皇今日对儿臣所说,皆是真心话,那儿臣便也说一句自己的心里话。

    “儿臣心悦明玉,很多年前就喜欢,不是一时起意,也不是另有所图。我心仪的是这个人,而不是那所谓的预言。”

    他苦笑着说,“甚至儿臣比谁都希望,那个预言是假的。”

    宣武帝也曾年轻过,看着老三如今的样子,也的确是情根深种。

    “允儿,父皇是个失职的父亲,在你的成长中,父皇是疏忽了,细细想来,你念书时,朕应当从未考校过什么,今日便只问你一个问题。

    为君者,手足何以待之?”

    赵景允知道这个问题代表什么,只是并不着急作答,而是让宣武帝打开今科状元袁丘陵的那篇策论。

    袁丘陵是张相的学生,也是宣武帝预备指婚给二公主的驸马。

    所以龙案上至今还摆放着他的考卷策论。

    只听赵景允道,“袁大人在策论中有句话说得极好。”

    “伤则愈,腐则剔。”

    赵景允抬头看向面前的父皇,坚定道,“这便是儿臣的答案。”

    ***

    这日黄昏时分,宁国公与宁世子方才从大营回府,宫里便来了人宣读圣旨。

    是陛下身边的德福公公亲自来的。

    明玉看见那明黄色的圣旨,隐约间大概猜到了什么,恍恍惚惚的,随着家里人一同跪下领旨。

    “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