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韵确实在文艺委员问谁要来参加元旦晚会时,把自己的名字报了上去。
“确定吗?你会跳舞吗?”文艺委员王凌珍持怀疑态度。
“确定,我会跳舞,”孙云韵点点头说:“不信的话,我可以跳给你看。”
既然她都这么说了,王凌珍便在表格里写下了她的名字。
反正以后孙云韵在台上出丑可不关她的事。
后来晚自习之后的那一个小时里,孙云韵常拉邱瑶她们去高二教学楼最高层的空教室内,让她们来点评她的舞蹈。
教室脏,林晨雾想扫一扫地,孙云韵却说不用。
那段时光很难用言语来描述,好像一切都不一样了,又好像依旧如故。
孙云韵是真的会跳舞,可又不知道该配什么音乐上台。
林晨雾就拿MP4放不同种类的歌,每天都放,想找到符合孙云韵舞步的那首。
有时段烨芊会用相机录下来,孙云韵就自己看很多很多遍。
音乐“泡泡”在尘埃里飘飞,却不曾沾染一点。
林晨雾和段烨芊、邱瑶每日都会给孙云韵加油打气,她们还把龚艺和其他一些女生叫来当拉拉队了。
“你是最棒的!”
又是数学老师的“名言”。
其实,孙云韵并不需要观众,就算耳边缺少这些鼓励的声音,她也会努力练习的。
从很早之前,到现在,她准备了很久很久。
自己会跳舞的事,基本上她不和别人说。
小学、初中,她也在班上表演过,可这次不一样,这次有舞台,这次之后,也就不会有下回了。
这是在告别吗?
或许是在成长?
可能都不是。
“我会看着你刷牙洗脸打扫卫生,看着你学习听歌玩游戏,看着你如何成为你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
孙云韵和邱瑶都觉得六中旁边的那家奶茶店的奶茶特别好喝,就让段烨芊每周帮她俩带一杯。
后来她们还推广安利给其他同学,于是大家就都想尝了。
于是现在林晨雾和段烨芊每次返校,都得帮别人带五六杯奶茶了。
她们也和那个新的店员混熟了,他会告诉她们很多中专的事情。
这个世界本就多彩,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
段烨芊有一点点的羡慕,在回去的路上,她对林晨雾说:“我不想6:25就起床。”
“那你6:26起床,那样也不会跑躁迟到。”
段烨芊:“……”
她这是被邱瑶“带坏”了吗?怎么也不正经了?
树荫下,车辆川流不息,隔开了两条景色不同的街道,也隔开了她们和旧六中。
那里还没有被拆,林晨雾问:“大学的时候,你还会回到这里吗?”
初中时,段烨芊就说过,她以后要去一个很远的省份,可能不会再和她们相见了。
现在,段烨芊想想,也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
当然,如果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那么,是如何做到的。
“你在这里,我就回来,你不在,我就去别处找你。”
每门学科都在疯狂推进度,物理已经步入电学了。
期中考试前,段烨芊信心满满地说,她这次绝对能上40分。
期中考试后,她便改口了,等下回月考冲个30分吧。
孙云韵竟考入了班级前二十,化学还上了80分。
得知这个消息后,她便请A419全寝室的人吃了烤肠。
她还说,明年林晨雾的班级第一就不保了。
林晨雾毫不在乎地吃着烤肠:“现在是班级第六了。”
邱瑶一直都很期待冬天,但今年的冬,迟迟没有下雪,却依旧很冷。
“戴好手套。”
孙云韵把一个东西塞到了邱瑶的抽屉里。
是从前的那双。
“我会的,你也要注意保暖。”
总有两三月,是在恍惚中瞬息而逝的。
而也总有一天,是会在记忆里变漫长变美好的。
去年学校没有组织元旦晚会,都是学生们自己在办。
今年的大厅建好了,能坐下两千四百多人。剩下的一千两百人不能看,因为他们是高三的。
夜里,灯火通明。
这天不用上晚自习,高一高二的学生们也不用再遥遥地望栏杆外的景色了。
林晨雾蹦蹦跳跳,她和段烨芊在晚风中拿着相机拍照。
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使用电子产品了。
她们挑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可邱瑶却偏要坐在第一排。
段烨芊说:“这里观感不好。”
“我想坐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