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12250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庄头
A- A+
聪慧机警,时间拖得久了,他定会发现归宁对他抗拒和躲闪,到时候就真不好办了。

    她必须要抓紧。

    **

    转眼到了十冬腊月,寒风侵肌。年关近,庄头们纷纷携年货入京贺岁,趁机拜一拜伯府的新主子。

    前些年家中长辈过世,刚袭爵的萧元绰又不在府中,重孝期间,女眷极少走亲访友,大年都过得冷冷清清。

    弘文伯府嫡支人丁不旺,守孝期间又少了人情往来,消耗不了太多东西。归宁就让庄子上将东西折成现银送来,各式珍禽走兽、五谷杂粮及干货果脯等送来少许,足够府中女眷过年吃喝即可。

    然,今年萧元绰回来,归宁提前让人给庄头们送了信,让他们恢复外祖母在时的规矩,按往常送年货过来,多余的东西,可以给族中亲戚分一分,也可借送年礼恢复与同僚上级等的走动。

    萧家祖籍是应天,那里有萧家的祖产。因应天距离京师太远,往年那里的庄头都是直接将银票和年礼送给在祖宅守灵的萧元绰,今年归宁也没听到动静,大概是萧元绰自有安排,或许当做体己给拿去给邓家补窟窿了。

    另外归宁外祖母娘家的祖籍是山东,外祖母在离京师更近的山东有两处陪嫁的庄子,这次进京送年货的就是山东来的庄头。

    过来的刘庄头说,今年山东大旱,收成不好,命人送来的东西比去年还要少,更是比不得外祖母在时的情况。

    萧元绰下午命人收了这些鹿猪牛羊、鸡鸭鹅兔等活物,又命厨房将海产干货、五谷杂粮、果脯坚果等物分类收好,将年货单子命人拿给后院的归宁。

    归宁已经休养了七七八八,眼下正在准备走亲访友的年礼。见到南烟手中的年货单子,拿出往年的清单,还有外祖母在时山东庄子每年按例送来的年礼,比着看了看。

    从外祖母去世第一年,部分折成现银开始,归宁就发现,银货不对等,按外祖母在时的份例折算,减少的年货按市价的八成算也不是只有这些银两。只是萧元绰不在府中,家里没有能撑起来的男丁,她只好笑着收了东西,没有发作。

    往后两年,年年寻借口收成欠佳,今年依旧。

    萧元绰晚间回来后,夫妻二人用过晚饭,说了些过年的安排,归宁将山东庄子的事一并说了,“外祖母在时,庄头心有敬畏,每年的地租收成可不止这些。”

    “夫君之前不在府中,我也不敢胡乱做主。今年我听从山东回来的商队说,山东旱灾严重的是滨州,武定州影响不大。”

    “夫君是不是派个人过去看看?”

    萧元绰认为不算什么大事,淡然地将碗中的汤喝完,道:“老仆欺幼主,历来皆不罕见,我叫来敲打敲打就是了。等开了春,再派人去转一圈也不迟。”

    归宁不敢掉以轻心,前世就是让刘庄头将私吞的租子补齐,闹出了人命官司,还差点儿为此牵连萧元绰的官声。外祖母将萧家所有的产业都留给了萧元绰,唯独将自己当年陪嫁的庄子给归宁打理。虽然都是萧府的东西,但这几个庄子更像老人家赠给归宁的私产。不过归宁不贪,还是将每年的进账划到公家。

    今时今日,归宁本可借前世之事,假他人之手,闹大山东庄子的命案,踩萧元绰一脚,换得逃脱牢笼的机会,可她却不愿意。

    百姓何其无辜,她若生了此心,与面甜心苦的萧元绰又有什么区别?

    静默片刻,归宁道:“大过年的,刘庄头过来一遭也不容易,俗话说迎面不打笑脸人。等过了年,夫君亲去巡一巡庄子,也不惊动他。等查明了,再行处置。”

    归宁心里打算:如果能借山东庄子之事,年后将萧元绰支出去几天,既能处理了庄子上的事,还能让自己多几天缓冲的时间,就再好不过了。

    年底事忙,萧元绰道,“我另外派人去就是。”轻飘飘一句话就打破了归宁的幻想。

    归宁不甘心,又道:“这刘庄头滑溜得很,外人恐怕不行。”为了说动他,又添油加醋地将刘庄头的欺主之事以及可能的后果唠叨了一番,最后又道,“两个庄子每年的进项比外祖母在时少了一万两,佃户们只知有刘庄头,不知有萧家,夫君不去一趟,恐怕难以压住这些老仆。”

    “另外,除了顺天府的人情往来,应天那边的官员往来也不能落下,而且萧家不少族亲在应天,这些族人虽远,但外祖母在时定了规矩,也不能苛待了。萧家刚出了吴明,若是其他庄头也学刘庄头这般,萧家恐要塌架子,夫君需要拿刘庄头做个典范。”为了达到目的,归宁仍在努力。

    萧元绰有些不耐烦,道:“你放心,我自有人选。”
取消